高铁“任性”出行,切勿“任性”抽烟

21.10.2015  16:13

               

 

10月3日下午,在由厦门北开往南昌的D6526次动车上,一男子酒后烟瘾难忍,上演了一出求列车长罚款2000元让其吸烟的闹剧,令人啼笑皆非。(10月13日中国网) 无独有偶,在5日开往深圳的G1017次列车上,旅客潘某躲进厕所偷偷吸烟,触发烟雾报警装置,致使列车缓行,他因此被罚款500元。在生活节奏非常快的现代化生活中,高铁凭借良好的乘车环境,舒适的服务条件以及高速的乘车效率受到了不少旅客的青睐。“高铁任性出行”,一时间成为全民公认的口号。但是,尽管高铁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却总有那么一部分人不配合高铁服务,他们在高铁上的“任性”抽烟是将大多数人的生命安全掌握在他们手上。与其说抽的是烟,不如说他是一车生命的掌舵手,因一时之快,背负的是一车的责任,想想也着实不应该吧。 为规范旅客在列车上的行为,除了列车上随处可见的禁烟标志,我国也早就制定了相关的铁路法,比如2014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77条第14项和95条的有关规定,在高铁车厢内或者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吸烟,按照违法行为的情节和后果,对吸烟行为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吸烟导致列车火灾等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么一来,在不管你平时抽的是五元档的烟还是几十元档的烟,高铁上即兴来上的一口起码五百元;如果抽的迷糊着呢,一场火灾可能葬送的是你整个人生,从此背上刑事责任的黑历史生活。 高铁吸烟后果很严重,却总是有旅客以身试法,案例不鲜于耳,究其本质,是旅客责任意识的缺失。大部分在高铁上抽烟的旅客抱着侥幸的心态,他们在想的是反正也不一定查的到,反正到时候可以溜,反正不一定出事,反正着火的概率几近为零,再反正大不了罚500块钱之类的。但是,凡事无绝对,大部分时候烟雾报警器响人就被逮出来了,列车着火的概率小等到整列车变成一条“火龙”就追悔莫及了。大家都知道,高铁行驶速度都在300公里左右,这么高的行驶速度需要的是全无缝隙车厢,否则针孔大的洞都有可能有斗大的风,再借助一点火苗都有可能几分钟内把一节车厢烧成灰烬。此外,完全密闭的空间,烟雾扩散不出去,肯定会影响其他的旅客,二手烟的危害众所诸知。 高铁赋予了我们“任性”出行的权利,我们也应该配合高铁不能“任性”抽烟的义务。旅客在出行的时候端正自身的责任意识,不能心存侥幸,公共场所做到不影响他人,保证公共环境卫生,不危及行车安全,安全优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