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县农田水利建设助力脱贫攻坚

21.05.2016  10:52

    新华网贵阳5月21日电(通讯员 张晓泉)近日,黄平县第二轮(全国第五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三年建设(2013至2015年)内容全部竣工并完成县级验收,共计新建和改造灌区渠道208.2公里;山塘维修49口;修建取水堰15座;新建提灌站7座;铺设田间管网45公里;新增恢复及改善灌溉面积46246亩,完成总投资6524万元。

    作为国家级扶贫重点县的黄平,由于特殊的喀斯特地形地貌,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较为严重。缺水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脆弱是导致群众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黄平县瞄准贫穷根源,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战略,大力实施重点水源工程、小农水工程、水生态保护工程、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中低产田改造等工程,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抵御水旱灾害。从2009年至2015年,抓住连续两轮(每轮3个,共6年)被列入中央财政投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的机遇,通过整合资金项目,农田水利建设得到了加速推进。“十二五”以来,共修建输水渠道500.65km,拦河堰19座、渡槽4座、引水隧洞1座、输水倒虹管1座、山塘维修整治58座(其中,新建山塘1座)、新建提灌站7座、铺设田间管网45公里,完成有效灌溉面积为67855亩,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3,267万kg,比现有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2,000万kg,增加1,267万kg,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68%。

    水利建设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步伐。由于有了水源保障,黄平县种植业、养殖业蓬勃发展。全县各乡镇根据本地方气候、土壤、水源等条件,规划出了各具特色的种植、养殖基地,如旧州、浪洞、平溪等乡镇形成了粮食、蔬菜、渔业、花卉园艺等为主的基地,谷陇、翁坪等形成了黑毛猪养殖基地。一碗水则成为了中药材种植之乡。“雨水蓄到塘头,干旱不怕了;沟渠修到田头,庄稼增收了;水管牵到家头,生活方便了。”看着一条条流淌着清泉的沟渠,一个个蓄满水的水池,原来典型的干旱村黄飘乡屯上村支书黄光文村在评价该村的“五小工程”时,高兴地说,有了水,可以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脱贫致富没问题。

    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GDP)43.66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全县粮食产量10.7119万吨,比上年增长1.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4.61亿元,比上年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526元,增长12.2%。

    2016年,黄平已申报全国第八轮(全县第三轮)中央财政投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并将全面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同时加强骨干水源建设,为全县脱贫攻坚写下重彩的一笔。

[责任编辑: 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