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县“十二五”期间“水事”改革亮点纷呈

31.03.2016  18:25

    新华网贵阳3月31日电(通讯员 廖尚刚)“十二五”期间,黄平县在积极探索“水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努力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激发工作管理活力,取得了圆满收官的成效,并呈现了一批“水事”工作亮点。

    水利工程建设从严把关化。在认真落实工程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并从项目前期、建设管理、资金管理及竣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确保项目按时推进和健康运行。

    水资源管理实行统一化。结合山区“水事”的特点,在拟定水务一体化改革方案中,将城市防洪排涝、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等涉水行政事务统一管理,并进行职责职能的实质性划转,严格按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和监控体系抓好落实,使全县实现了城乡涉水事务的一体化的有机结合。

    水利工程运行多元化。结合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实际,明晰辖区内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属性,并在落实管护责任和管护经费上,建立建、管、养、用等运行管护制度。全县共有870处小型水利工程纳入产权改革范围,其中:小型蓄水工程468座,渠道工程174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20处,小型水电站8处,共制作水利界桩5000个。

    水利投资融资社会资本参与化。已完成与黔东南州水投公司签订水利投融资协议,将建好的两岔河水库固定资产划拨给黔东南州水投公司作为融资平台,通过水投公司融资和组建项目法人机构,开展对县内的土牙坡水库、印地坝水库、打洋河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和开发。对其他水利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项目,将出台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

    涉水行政管理规范灵活化。按照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严格行使审批权,实现了由事前审批为主向事中服务、事后监管为主转变。进一步加大涉水行政综合执法和专项执法检查、处理力度,使水行政管理在规范工作中又得到灵活加强。

    生产生活水价不再“单边话”。除了县城成立了两大供水公司对居民供水和农村饮水安全进行管理外,在不追求企业利润为前提下,严禁公司“单边”说了算。为了珍惜地下水资源的珍贵价值和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供水公司申请物价部门召开听证会,并完成对4个乡镇水价的重新审核。同时在有条件的灌区,对农业综合用水实行定额用水管理和收费,从根本上达到节约用水和农业增效的目的。

[责任编辑: 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