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产业扶贫铺下小康路
11月12日,冬寒冻人,但安庄坡上的挖机忙得热火朝天,在为青岛黄果树共建生态园修建蓄水池挥舞铁臂。生态园是安庄村的一条小康路……
扶贫攻坚已进入关键时期,然而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黄果树镇安庄村去年的人均纯收入还不足4000元,2017年提前同步小康的目标迫在眉睫,怎么办?聚指成拳,发展产业刨穷根。
“安庄村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但是都是零星的散户,形不成产业”村主任郭长刚介绍说,虽然安庄村紧邻黄果树景区,但是村民的收入还是靠大农业,没有产业的支撑,农民的收入并不乐观。
去年,在黄果树党工委的关心支撑和村委的努力下,一个产业支撑同步小康的布局悄然成形。布局的重头戏就是生态园,内容包括特色种植,农家乐、客栈,休闲广场,游泳池等。
为了让生态园早建成早见效,农民早受益,黄果树农牧水局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定下了帮促实施方案。
“帮扶怎么帮?我觉得仅靠‘输血’是不行的,还得‘造血’”黄果树农牧水局副局长叶刚介绍说,针对安庄村的实际情况,制定3类帮促项目,包括公益性项目、发展性项目和服务管理项目。
“生态园就是发展性项目”叶刚说,实施方案明确了安庄村25°坡度范围退出玉米种植,改种经果林,引导安庄村农民改种金刺梨、柑橘、李子、椪柑等经果林。建设安庄坡村为中心的蔬菜种植片区。以安庄蔬菜种植示范区为中心,建设辐射王安村、旧场、水西3个村的早熟蔬菜种植基地;以黄果树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以精品水果种植产业发展为主导,引进金刺梨、樱桃种植,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基地。引进养殖优良品种,指导农民发展林下鸡等特色产业养殖项目。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农业知识培训,并实地查看指导村民种植。
产业支撑深得村民拥护。去年就流转土地1200多亩,生态园的建设得以快速推进。“建设用工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村民”郭长刚说,去年一年的人工工资就超过70万元,再加上土地流转还有收益,村民的积极性很高。
趁热打铁,就在去年安庄村成立了两个种养殖合作社,将贫困户、计生户全部纳入,会员已经超过300人。
如今,在石漠化治理项目的支持下,安庄坡上已修通5公里的硬化路,1200亩土地全部种下鹰嘴蜜桃、蜂糖李等特色农产品,林下养鸡超过1万羽,村民思发展、抓发展的热情更加强烈。
“我们争取今年的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郭长刚说,产业带动农业发展,再紧紧依靠黄果树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安庄村的产业会更加丰富。
产业扶贫步履铿锵,农旅结合发展路子更加清晰,安庄村的小康路越走越近。(罗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