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全力推进大扶贫战略 苗乡侗寨唱响脱贫攻坚曲

21.07.2016  08:41

苗乡侗寨唱响脱贫攻坚曲

——黔东南州全力推进大扶贫战略纪实

  采购新鲜食材、为游客准备苗家特色美食……雷山县西江苗寨农家乐老板侯艳江每天都在忙碌的生活中收获着希望。

  熙来攘往的游客,带给苗家人幸福生活,也让这座昔日贫困的苗寨容光焕发。

  在黔东南州,以西江为样板,依托旅游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村寨已达1256个,经营农户1.34万户,从业人员4.95万人。

  这是独特的民族特色和秀美山水给予黔东南的恩赐,但以前,这片大山深处的土地也让这里的人们备受艰辛。

  16个县市集中在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55个贫困乡镇、2077个贫困村、167.29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42.11%——这是2011年黔东南州的贫困数据。

  “要举全州之力、集全州之智,冲破贫困的桎梏、撕掉贫困的标签,坚决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这场攻坚战,决不让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掉队。”黔东南州州委书记李飞跃激昂的话语,表达了决战贫困的信心。

   ——精准发力从源头治贫。

  结合当地实际,抓牢扶产业就是扶根本的思路,大力发展以大健康为主导的医药养生产业,实施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六项行动计划,着力发展健康养生、健康运动、新医药、中药材、健康药食材、医疗卫生等产业。

  立足当地旅游资源优势,着力推进“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依托现代山地农业建设成果、传统农耕文化及民族文化,以农业为基础、文化为灵魂、旅游为平台,创新理念和发展模式,构建差异对接、优势互补、合理组合、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的“农文旅一体化”。精心打造的云谷田园百里生态观光走廊、苗疆西施百里生态观光走廊、黎从榕侗乡原生态文明体验走廊等精品路线,正日益成为游客休闲、观光、旅游的最佳选择。

   ——易地搬迁从根本脱贫。

  针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境,从2012年开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挪穷窝、改穷貌、拔穷根”。按照“山内问题山外解决,农村问题城镇解决,农业问题产业解决,面上问题点上解决”的思路,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原则,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紧紧围绕本地实际,率先探索建立产业、就业、帮扶、培训、服务“五个全覆盖”新机制。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施“一户一就业”工程、开展环境卫生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教育和实用技能培训,并依托社区移民服务中心,以《易地扶贫搬迁服务联系卡》的形式,为搬迁群众做好就业、就医、就学、社会保障、农村电商等服务。

  截至2015年底,全州共建成易地扶贫搬迁住房2.08万套,完成16057户65663人的搬迁,实施移民技能培训42767人次,实现2.7万人就业创业。

   ——创新方式实现抱团脱贫。

  以创新破解原有扶贫开发模式固有难题,探索“融合发展、抱团脱贫”新路,提出“五融五帮”抱团脱贫思路,推进城乡融合、强弱融合、资金融合、农商融合、产险融合。

  台江“十户一体”模式、黎平“三联共建”工作模式、三穗“三带”模式、榕江“631”融合发展模式、锦屏“三联三带”扶贫新模式、隆里古城景区“五个权益化”社区管理等模式的不断探索,实现主体融合,产业融合,资源融合,区域融合,强弱融合,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十二五”以来,黔东南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163元增加到6863元;贫困人口从167.29万人减少到81.3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42.1%下降到20.9%。施秉、麻江、三穗、岑巩、台江、天柱和雷山7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现省级标准“减贫摘帽”;舟溪、旁海等103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凯里、麻江、岑巩和雷山4个县市的贫困乡镇发生率为零,黔东南州正朝着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阔步前进。

  “十三五”,黔东南州将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三大战略行动。到2020年,该州将坚决稳定实现全州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现行标准下84.32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7个贫困县实现省级标准“摘帽”,1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按照国家级标准全部“摘帽”,52个贫困乡镇实现全部“摘帽”,143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记者 李中迪)

[责任编辑: 刘昌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