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加快园区项目建设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8.08.2015  17:47

    几年前,谈及对黔东南的印象,很多人会把更多目光聚焦在这里的青山秀水、多元文化、民族风情,给出婉约、动人、秀美这样的评语。

    而现在,再观黔东南,青山依旧在,风情依然浓,却因潮涌的项目建设热潮,让这块土地更添灵动、盎然、激情、活力。

    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以项目建设为引擎,以转型升级为号角,黔东南州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按照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三化同步”路径,着力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型工业化快马加鞭。逐渐形成既有特色产业,又有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工业发展新格局,让原本美丽醉人的面貌再焕新光彩。

    一组数据见证着黔东南工业发展的巨大变化。

    2014年黔东南州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168.37亿元,同比增长17.8%,比2011年的69.86亿元增加98.51亿元;

    工业税收贡献从2011年的7.1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8亿元。

    工业企业利润从2011年的亏损3.8亿元提高到2014年实现利润10亿元。

    工业带动就业人数由2011年的2.8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10万余人。

    工业经济占GDP的比重逐年提升,2014年达到21.2%。

    一年一个台阶,一批批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着黔东南州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让这片广阔的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位于凯里经济开发区的贵州黄帝车辆净化器有限公司,是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典型代表。公司拥有国际上最为先进的重结晶碳化硅颗粒过滤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生产出的颗粒捕集器(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公交车、卡车和重型柴油车的废气排放(颗粒物过滤效率接近99%)。目前,该公司拥有年产柴油机微粒过滤器(DPF)168万升的生产规模,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等项目和基金支持。

    在黔东南,像贵州黄帝车辆净化器有限公司这样,在技术、产品、知识产权、市场等方面“各领风骚”的企业,已不再星星点点,而成汇川之势。

    2012年9月落户凯里经济开发区的贵州中科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以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取胜,不到三年时间,由一个行业“新秀”,变成了“业界明星”,其自主研发生产的MEMS FBAR射频滤波器和高端手机芯片填补了我国射频滤波芯片空白。

    坐落在剑河工业园区的剑河园方林业投资有限公司,是目前行业中设备和技术工艺最先进的木材加工企业之一。公司刨花板生产线采用德国迪芬巴赫公司设备,是目前国内第一家采用各种木材作为原料的专业加工生产线。定向刨花板生产线的建成,将改变我国一直从国外进口刨花板的历史。

    一个个各具风格,有着高、精、尖特色的企业为黔东南项目建设集聚了巨大能量,加快黔东南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以及产业集聚态势。

    以贵州全世通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凯里炉碧经济开发区加快铝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由原来的能矿资源产业定位向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

    以兴富祥装备制造项目为龙头,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以“园中园”模式,引进了天凌高数控、欧泰数控、添辉钣金、兴富祥铸件、汉诺威数控等项目,园区企业实现相互配套、互动融合。同时,园区集群效益初步显现,终端产品90%以上销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出口欧洲。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工厂化建房……一个个代表着高端、新兴的工业产业在黔东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助推黔东南工业“改头换面”、转型升级。

    统计显示,黔东南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工业的比重,由2010年的约1%,提高到2014年的5.3%。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0以来,该州共淘汰落后产能企业64户,淘汰落后产能228.05万吨。传统产业增加值占比逐步下降,逐步摆脱对能矿产业的依赖,能源及原材料加工行业增加值,占全州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0年的61%下降到2014年的约30%。

    作为承载这些产业的工业园区,近年来已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实现集群配套和错位发展,累计建成标准厂房271万平方米,入驻企业314户,入驻率达85%。上半年园区累计完成工业产值340亿元,同比增长19.48%。

    昔日的荒坡洼地如今已成为价值高地,吸引着一批批知名投资商前来。

    上半年,全州新增签约招商项目233个,同比增长60.69%;签约资金441.60亿元,同比增长82.24%;新增开工项目242个,同比增长11.52%;新投产项目133个。

    发展无止境,脚步不停歇。未来,黔东南将在苗侗民居工厂化建设、民族旅游工艺品贸易中心、民族医药、电子信息、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深度发力,朝着生态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目标奋进。

    本报记者 熊诚 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