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政府投资审计节减投资28亿元

05.02.2017  06:04
      2016年,黔东南州审计局进一步转变审计职能、完善制度建设,紧紧围绕加快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点工作任务,加强对州内重点投资的交通、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及重点惠民工程开展“全覆盖”审计,有力地促进了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的开展:
      一是转变审计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将政府投资概(预)算审计评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窗口管理,对外公开审计程序及承诺受理事项和办结时限,及时办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概(预)算审计评审事项,严格办结时限,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做好审计评审服务工作。
      二是围绕审计监督“全覆盖”,不断拓展政府投资审计监督领域。把政府性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全面纳入审计监督范围,关口前移,源头防控。建立重点投资建设项目的概(预)算评审、跟踪审计和竣工决(结)算审计制度,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群众最关心、社会最关注的民生资金建设项目的全程跟踪审计监督力度。
      三是整合审计资源,缓解政府投资审计人少任务重的矛盾。充分利用社会审计资源,采取公开招标,建立29家社会中介备选审计库,通过购买中介审计服务参与政府投资审计,有效解决审计机关人少任务重的矛盾。同时,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建立业绩考核、退出机制,全面提升中介服务质量,促进工作效率。
      四是强化内部管理,提升项目质量。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职”责任,不断完善审计业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政府投资审计项目管理办法》、《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办法》、《投资审计项目复核办法》等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规范审计操作程序,加强政府投资现场审计管理,规范审计权力运行和审计人员自由裁量权,加大审计复核力度,加强审计全过程监督,积极构建审计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五是完善政府投资审计制度建设。代州政府起草并下发了《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认真贯彻执行〈贵州省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条例〉的通知》和修订下发了《黔东南州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概(预)算审计评审实施办法》,为全州开展政府投资审计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促进政府投资审计工作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2016年,全州审计机关完成政府投资审计资金204亿元,节减政府投资28亿元,核减率14%,通过开展政府投资审计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建设项目基本建设程序,促进工程质量管理,完善制度建设,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确保建设资金的真实、合法、有效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龙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