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多举措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26.01.2017  10:03

 

   一是精准识别搬迁对象,实施整体搬迁。 按照“三山”地区、地质灾害点和生态环境脆弱区、人口较少民族贫困户、有青年劳动力贫困户、房屋破旧贫困服户等“五优先”搬迁原则,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进村入户,开展政策宣传到户、影像采集到户、评议公示到户、扶贫台账信息对比到户、“一申请两协议”审核到户、县乡村三级联保到户的“六到户”工作法,精准识别搬迁对象,实施整组整寨搬迁。

   二是实行集中安置,着力就业转移。 按照“以区位优势确定安置点、以资源禀赋确定安置类型、以就业岗位确定搬迁规模”原则,实施围绕县城、产业园区进行搬迁“631”安置机制,让移民劳动力从一产向二、三产转移就业。2016年,县城和产业园区就业安置29095人,重点集镇安置14225人,其他方式安置4341人。

   三是突出成本控制,减轻群众负担。 以“在规定的住房面积标准内,不让贫困户因搬迁负债,不承担住房缺口资金”为底线,严格控制建房面积和执行项目预算审计和竣工审计,并全程跟踪工程建设,规范工程管理环节,严防设计变更增加投资,多措施管控,降低建房成本。同时,注重“商住结合”,在确保居住价值的基础上,让建筑突出民族元素,最大限度兼顾商业开发利用价值,为搬迁户后续发展打下基础。

   四是强化后续服务,抓实增收保障和人文关怀。 践行“工业化增加就业、城镇化减少农民、产业化致富农民”理念,以就业拉动、龙头带动、产业联动、创新驱动“四带动”统筹解决稳定增收问题。注重盘活“三地”(承包地、林地、宅基地),统筹“三就”(就学、就医、就业),衔接“三保”(低保、医保、养老保),建设“三所”(经营性场所、农耕场所、公共服务场所),确保搬迁移民土地有收益,社会服务有保障,就业有落实,农耕有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