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大射电登高望远 好花红绚歌嘹亮

31.01.2017  11:39

    黔南建州60年大庆,万人齐唱“好花红。(陈治宽摄)

    好花红来好花红,好花生在刺梨蓬,好花生在刺梨树,哪朵向阳哪朵红……

    2016年8月8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420万各族人民唱响《好花红》民族团结绚歌,喜迎建州60周年。

    黔南各族人民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历届州委、州政府团结领导下奋发图强谋跨越,谱写了一曲曲绚丽赞歌。

    2015年,黔南州生产总值902.91亿元,是1956年的99.4倍;人均生产总值27888元,是1956年的48.5倍;财政总收入170.45亿元,是1956年的667.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8047元,是1956年的127.3倍……

    特别是近年来,黔南自治州相继立法通过《剑江河流域保护条例》《茶产业发展条例》《古树名木保护条例》《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电磁波宁静区运行环境保护条例》等助力黔南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全州经济发展综合测评从2013年起连续3年稳居全省第3,经济总量在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的排位由2010年的第10位、2014年的第8位,上升到2015年的第6位。

    忆往昔,黔南交通“峰际连天,飞鸟不通”。看今朝,建成集公路、铁路、机场、水运于一体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黔南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高速路网全省最密、高铁里程最长、站点最多。荔波机场正在提级改造,都匀机场、罗甸机场规划建设步伐加快;2015年水运通航里程786公里,实现了“北上长江”“南下珠江”“通江达海”目标。

    紧扣“一圈两翼”发展大格局,如今黔南主体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黔南呈现出“一圈”引领、“两翼”齐飞的良好发展格局。在全省实现农业“接二连三”、工业“脱胎换骨”、旅游业“好花更红”、物流业“流光溢彩”的领跑态势。

    围绕发扬大射电创新精神,唱响好花红民族绚歌,奋力打造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战略定位。黔南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迅猛。预计2016年黔南自治州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21.65亿元,比2015年同期增长12.5%;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51.86亿元,增长2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5亿元,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80元,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90元,增长10.5%;全州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8.91万人。

[责任编辑: 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