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蔬果产业“市场、销售、品牌”三手抓

01.09.2014  12:55

    新华网贵州频道9月1日电  笔者从8月27日召开的黔南州蔬果工作会上获悉,今年,黔南州蔬菜种植面积将达315万亩次,水果达100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蔬菜种植面积260万亩次,产量350万吨,产值90亿元;水果已达95万亩,产量38万吨,产值11亿元。

    近年来,黔南州充分发挥区位和气候优势,狠抓品种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围绕市场谋划生产,提升市场营销、渠道建设、品牌打造的能力。

    在蔬菜生产中,针对粤港澳市场秋淡季节对叶菜类的需求,在龙里县湾滩河镇、三都县周覃镇、都匀市良亩乡等建立供粤港澳蔬菜基地5万亩,年供应市场10万吨;针对春淡季节贵阳市场茄果类蔬菜空缺大的需求,与贵阳市合作,在罗甸、惠水、龙里、都匀等县(市)建2万亩保供蔬菜基地,年为贵阳市提供蔬菜4万吨;针对湖南、四川、重庆等省外加工企业多,辣椒需求量大的现状,在瓮安、惠水、福泉等县建辣椒生产基地80万亩,年销往省外100万吨。

    在水果生产方面,特色优质水果规模化生产基地已初步形成,上市量逐年加大,产品销售逐渐向省外拓展。目前,三都县的水晶葡萄销往湖南、广西、重庆,荔波的蜜柚销往云南、广西、湖南;长顺的苹果销往深圳、广州等地,三大特色水果今年外销量将达到5万吨,产值2.5亿元。

    黔南州结合本地优势产业,加强产地、批发市场信息沟通对接,每年春季,邀请省内外客商、科研机构、种植大户齐聚黔南共商蔬果产销大计。夏秋季节则组织各县市参加广东、湖南等省外农产品展示展销节会,宣传推介黔南优质特色蔬果产品。同时,鼓励扶持农户参与市场流通,扩大蔬果产品营销市场。通过信息平台发布产销信息等多种方式,组织、引导蔬果产品经营者开拓市场,扩大销售。

    注重创建自己的商标和品牌,维护黔南蔬果的独特性。目前,黔南州已注册“独山秀峰”番茄、皱皮线椒,三都“江柳”蔬菜、“水晶葡萄”、“水家山菜”,罗甸“黔甸”蔬菜、“紫红龙火龙果”,荔波“樟江蜜柚”、“茂兰水蕨菜”,长顺“红樱桃”高钙苹果,龙里“大顺”豌豆尖等40多个蔬果商标,拥有中国驰名品牌1个,省级著名商标3个,名牌农产品23个。(刘雪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