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六个坚持”创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

02.07.2015  13:38

黔西县乌骡坝社区文化广场。

    新华网贵州频道7月2日电 为深入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黔西县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和“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总要求,以“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振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为载体,按照“依山傍水、显山露水、亮出田园风光、留得住乡愁”的理念,以实施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村、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为抓手,强力推进通村水泥路(油路)建设工程、民居改造工程、农民居家建设工程、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程、农民增收致富创业工程和文化活动惠民工程等“六大工程”,努力把广大农村建设成科学规划布局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行为美、功能配套家庭美、生态良好村庄美、村容整洁环境美的“六美”乡村。黔西县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 创建活动中,出新招,贵在“坚持”。

    坚持生态优先,做到规划先行。黔西县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中,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强化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把握好“五个底线”(即一是慎劈山、少砍树,不破坏自然风光风貌;二是不填湖、填塘、不改河道,不破坏自然资源水源;三是不盲目改路,不肆意拓宽村道,不浪费土地,不破坏村庄灵气;四是不拆除带有乡土文化的乡土建筑,不破坏传统的风貌;五是以改为主,改建并举,不搞大拆大建,不乱占破坏良田),突出乡村和民族特色,保持田园风貌,体现地域文化风格,注重农村文化传承,适应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防止村庄建设占用基本农田。真正做到显山露水、依山傍水,亮出田园风光,走出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有山地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道路,做到顺乎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坚持产业支撑,夯实发展基础。黔西县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中,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创建的立足点,坚持产业发展优先,从抓产业入手、夯实群众增收基础、不毕其功于一役,系统思维,明确每村发展一项主导产业,推动“产业带富”。抓好农村特色优势产业,抓好板块经济布局,抓好常规产业提升、农技推广示范、旅游经济升温,着力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加快发展一批农产品生产基地、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一批休闲山庄和农家乐等,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坚持丰富内涵,强化素质提升。黔西县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中,围绕“”抓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围绕“”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围绕“”抓农民丰富向上的健康文化生活方式。在创建活动中要求建设要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切记应付任务,粗制烂糙,将抓农民素质提升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坚持城乡统筹,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黔西县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中,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建设机制,加快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向村一级延伸覆盖,积极探索农村管理长效机制模式。

    坚持以人为本,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黔西县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中,加强农民教育和素质提升,推进农民诚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投身“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村庄环境卫生。

    坚持群众参与,提高活动创建效率。黔西县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中,把发动群众放在创建工作首位来抓,让群众了解“为什么开展创建”、“如何开展创建”“开展创建有什么好处”,变“要我建”为“我要建”。要通过宣传发动,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充分发挥群众智慧,防止出现“政府忙着干,群众一边看”的现象。

    2015年,黔西县计划创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106个,其中示范型50个、小康型41个、普及型15个。同时还依托已经建成的黔大高速、黔织高速和正在建设的贵黔高速、黔白高速、黔息高速交通路网,打造具有“贵州民居”特色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示范带。(胡述利)

黔西县协和镇化甲社区村头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