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农信社:“三方着力”问道发展之路

22.07.2015  21:09

    新华网贵州频道7月22日电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对农信社也作了进一步的要求,要提高农村信用社资本实力和治理水平,牢牢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定位。黔西南农信社认真贯彻落实有关要求,着力于“转型、控险、提质”三个主要方面,突出问题导向,明确指引方向,强基础、上台阶,大发展。

    引领方向,着力转型升级促经营。自黔西南农信社提出“夯基础、上台阶、大发展”三年发展战略目标以来,牢牢把握自身的市场定位和经营战略,以“七扫七会”活动的开展为载体,及时纠正发展的偏离度,以支农支小为引领方向,深入推进支农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主动适应农村资金需求的变化,信贷投放由传统农业为主向以现代农业为主转变,确立了积极支持农业科技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新农村建设的支农重点。同时,着力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做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调查、建档、评级、授信、颁证等工作,不断提高建档评级面,建立科学合理的小微企业授信机制,满足小微企业灵活、多样的信贷需求,实现了从“做业务”向“做客户”转变,从“节点营销”向“链式营销”转变。加快了小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和模式的打造,小微企业金融创新及服务力度切实增强。

    健全机制,着力风险防控促合规。黔西南农信社重点突出问题导向,找准经营发展中的存在的风险隐患,以深入开展“依法依规,从严治社”大讨论活动为契机,按照“抓市场、客户基础促业务增长;抓风险管控促资产质量改善”的思路,不断建立健全机制,在风险突出的重点领域层层把关,促进合规经营。目前,全州农信社以特色发展为路径,以结构调整、流程优化为手段,把信用工程创建版、加强版和升级版作为发展基点,加强客户授信集中度风险监控,防范信贷集中度风险;加强行业风险监控,重点对房地产和煤炭等重点行业风险实行监测,切实防范行业风险。同时,积极支持实体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的升级转型,将“绿色信贷”、“低碳信贷”融入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着力创新提质促发展。在创新提质上,黔西南农信社积极适应和服务经济的新常态,通过释放发展潜力、凝聚政策合力,由“讲数量”向“讲质量”转变、由“讲增速”向“讲转速”转变。围绕全年目标任务,继续推进各项工作的认真落实,确保出实效、出成绩。今年以来,全州农信社围绕六大载体提质增量:一是做实做细“金融服务站”。充分发挥金融特派员的作用,积极与当地党委政府沟通,与其它特派员一起形成合力,确保老百姓得实惠、农信社得发展。二是做亮做优“金融夜校”。敢于突破原有的讲授模式,寻找新的载体和内容,不断丰富授课形式,充分结合农信广场舞的延伸效应,发动政府、企业一起加入金融夜校的队伍。三是扎实推进“干部联乡·标杆网点创建”工作。审计中心挂点帮扶人员深入联系点进行督促指导,积极帮助出思路、出措施,确保帮扶点各项业务稳健快速发展。四是创新“七扫七会”。细分市场,拓宽渠道,做好精准营销。确保农村市场寸土不让;小微、个体工商户市场做出成效;城区市场开辟新天地。五是推进信用工程“三版斧”建设。通过信用县、信用乡镇的创建,不断拓展信用工程内涵,增强广大农户对打造诚信环境、开展信用工程建设的认识。六是发挥“村村通”工程的优势。做到村村懂、村村用,全面提高电子业务柜面替代率。

    通过“三方着力”转型升级的发展模式打造及业务流程的再造,各项经营稳中有进,整个农信系统呈现出业务在发展、价值在凸显、人心在凝聚的良好局面。截止6月末,全州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达279.36亿元,较年初增加16.8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19.2亿元,较年初增加24.45亿元,涉农贷款余额202.85亿元,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79亿元,均位于全州银行业机构首位,为新农村建设及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保障。(张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