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2015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9.05.2015  13:44

  今年以来,黔西南州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工作任务和《黔西南州政府工作报告》的安排部署,强化调度、细化措施、积极作为、推进发展,在全国、全省减速转型的宏观背景下,一季度黔西南州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出经济增长快中趋稳、增长质量基本稳定、下行压力继续加大的特点。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一)主要指标增速排位基本处于全省第一梯队。一季度, 黔西南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8.68亿元,同比增长13.2%(排全省第2位);财政总收入35.75 亿元(第6位),增长15.4 %(第2位),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 24.68 亿元(第4位),增长 13.2%(第2位);税收完成26.89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国税增速排全省第4位,地税收入排全省第2位);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6.95亿元(第7位),增长26.2%(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0万元以上)完成47.59亿元(第6位),增长12.5%(第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4.73亿元(第7位),增长11.8%(第2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528元(第8位),增长9.7%(第3位),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1864元(第5位),增长13.7%(第4位)。3月末,黔西南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97.09亿元,同比增长16.7%(第2位);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69.91亿元,同比增长25.1%(第4位)。
  (二)三次产业发展继续保持稳中求进基本态势。工业方面:在煤、金、电等支柱产业的带动支撑下,黔西南州工业总体上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7.59亿元,同比增长12.5%;工业增值税完成3.99亿,同比增长21.59%。主要产品:原煤产量578.28万吨,增长3.6%;洗煤产量234.04万吨,增长25.6%;发电量53.69亿度,增长44.5%;黄金产量5798.33千克,增长8.1%;白酒产量1200千升,增长20.0%。农业方面:在今年气候适宜、未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的有利条件下,黔西南州农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7.1亿元,增长5.6%,增速排全省第三位;肉类总产量5.7万吨,增长5.8%;水产品产量1.04万吨,增长16%。服务业方面: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系列活动,企业促销活动此起彼伏,呈现出购销两旺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继续稳步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50.38亿元,增长16.2%;批、零、住、餐销售额同比增速均保持在18%—19.5%之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73亿元,同比增长11.8%;旅游总收入29.3亿元,同比增长30.4%。
  (三)项目建设投资增长借力实现快速推进。以承办全省项目观摩会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了重大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年初确定了291个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总投资2235.8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65.6亿元。截止3月底,共新开工项目58个,累计新增到位资金15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35亿元,投资完成占年目标任务的23.9%、一季度目标任务的111.8%。黔西南州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6.95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产业投资65.60亿元, 占总投资的比重31.5%;房地产开发投资12.98亿元,同比增长19.4%,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的6.6%。金融支持力度加大,黔西南州固定资产贷款余额198.84亿元,同比增长56.1%,中长期贷款余额404.68亿元, 同比增长26.5%。
  (四)就业消费居民收入等民生事项持续改善。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在 “5个100工程”等发展平台建设带动下,就业人数继续增加,一季度全州新增城镇就业2.03万人。居民消费价格延续下降态势,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0.6%,其中:食品同比下降1.2%,衣着同比上涨1.0%,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下降1.7%。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一季度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28元,同比名义增长9.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4元, 同比名义增长13.7%。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工业经济增长动力不足。1-3月,黔西南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增势低于年度预期目标1.5个百分点。一是停产和工业负增长的企业多、占比大。1-3月,黔西南州累计停产和负增长的工业企业有96家,占国标工业企业的31.1%。二是投资需求不足导致了水泥产量下降。一季度,全州水泥148.99万吨,下降11.9%。三是投产企业少,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没有突显,今年以来,全州没有一家企业申报入库。四是煤炭、铁合金等行业市场仍然疲软,市场需求不足,产品成本价格倒挂严重。目前,煤炭、铁合金等产品价格持续低迷,5000大卡煤炭坑口价格320元/吨左右、硅锰铁合金到厂价格6100元/吨左右,仍处于低位徘徊状态。
  (二)投资保持高增长压力大。一是由于资金筹措、征地拆迁等问题的制约,导致我州部分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不理想。一季度计划新开工而未开工的项目有5个,续建项目中有11个项目、收尾项目中有7个项目进展不理想。二是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入库少,产业投资占比偏低。1-3月入库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37个,未能达到确保全州每月入库23个的目标,晴隆、望谟、册亨仅有1个项目入库。
  (三)发展资金筹集问题凸显。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后,对省级以下地方政府发债实行严格管控,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能力下降,投资抑制效应较为明显。黔西南州今年确定的291个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中,由于资金筹集难导致进展不理想的项目就达23个,其中高速公路资本金筹集问题尤其突出。2014年黔西南州共需筹集高速公路资本金5.1455亿元(其中望安高速1.59亿元,盘兴高速3.5555亿元),截止目前尚有4.1亿元未能筹集到位;2015年我州应筹集到位以上两条高速公路地方资本金10.7502亿元,目前仅落实0.8339亿元。此外,园区建设也存在显著的资金瓶颈,各经营实体目前已经在园区实际形成了较大的实物资产,但由于目前信贷抵押资产的认定与园区的土地、实物资产等还未形成真正对等的贷押关系,经营实体形成的资产还未形成贷款抵押资产。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抓好经济运行调度。一是努力盘活工业存量。对96家停产和产值负增长的企业认真逐一排查,尽一切努力帮扶促进停产企业尽快复产,负增长企业提高生产能力,扭转负增长态势;重点做好煤炭产销工作,确保完成全年3200万吨的煤炭生产任务。二是抓好工业用电量和生产环节增值税的调度和增收,为工业发展增速提供匹配支撑。三是加快推进工业项目建设进度,并对主营业务收入接近2000万元的工业企业加大培育力度,及时清理达到新增入库标准的企业入库统计。四是及时清理批零住餐企业、大个体入库统计,形成增量。高度重视批零住餐企业的数据统计上报工作,重点关注重点服务业中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的统计数据。加快提升八项财政公共预算支出增长速度,尽快扭负为正,并有较快增长,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五是加大金融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速。
  (二)加大三农工作力度。一是注意防范可能出现的旱情对农作物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扎实抓好春耕生产,加大农业补贴力度,鼓励农民及时对畜禽的补栏,加快畜牧业发展。二是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保险支持力度,提高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保险的覆盖面和风险保障水平,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三是加快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探索建立工商企业流转农业用地风险保障金制度,鼓励农民用土地流转方式参与规模化经营,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四是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带动农民集体致富。
  (三)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一是落实好促投资稳增长六条措施。重点用好用足国家给予我省、黔西南州的各项支持政策,紧盯国家政策投向,做好项目编制报批、汇报衔接,重点在棚户区改造、交通、水利、能源、民生等领域抓好项目化落实。二是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落实好扩大民间投资的系列政策措施,每月召开一次项目融资协调会,推动项目打捆担保。三是推进重大项目实物化落实。完善重大项目领导定点联系制度,强化部门联合帮促,确保不出现一个因政府服务不到位而停建、缓建的重大项目。四是继续强化招商引资。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项目谋划力度,借助各类招商平台,着力引实资、招实商,确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五是抓好亿元以上项目的入库工作。重点加强亿元项目的推进力度和建筑业企业清理入库等工作,力争全州每月有23个以上亿元项目入库。
  (四)提升发展支撑能力。一是大力推进重大平台建设。强力推动落实“5个起来”实施方案,继续推进“5个100工程”建设,争取年内每个“100”工程在省内分别形成2个样板示范,同时加快黔西南州内其他工业园区、农业示范园区、旅游景区、城市综合体主导功能建筑和示范小城镇建设进度,确保完成年初确定的建设目标。继续加快推进义龙试验区、万峰林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建设,力争年内“两区”建设推进上取得明显突破。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大会战,协调加快长昆客专黔西南段建设,大力推进兴义机场改扩建、望安高速公路、盘兴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力争兴义万峰林机场主体工程年内完工、长昆客专黔西南段顺利铺轨;加快在建水库项目建设进度,马岭水库年内开工建设;加快兴义地方电网建设步伐。三是全面推进区域协作发展。全力组织实施《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涉及我州的内容,同时主动融入珠江-西江经济带、国家“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推动承接产业转移区和共建产业园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