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里县“十三五”环境保护面临三大挑战

14.01.2016  17:55
 

  一是污染物减排工作压力较大。“十二五”期间,龙里县工业污染治理虽已取得重大成果,有效地减轻了水体的污染负荷,但由于部分企业环境守法观念差,废气、粉尘、污水等污染物违法排污行为屡有发生;工业园区污水和固体废物处置等环境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特别是谷脚工业园区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从黄泥哨出露,影响汪家大井饮用水水源水质;随着“十三五“期间大量企业扩建与工业新项目的建成,将相继出现新的污染源,污染物增量巨大,工业污染物长效管理任务仍然任重道远。根据《龙里县“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预测,龙里县“十二五”期间工业COD增量约为477吨,工业氨氮增量约为60吨;生活化学需氧量增量约为942吨,生活氨氮增量约为110吨;二氧化硫新增量为491吨,氨氧化物新增量为324吨。“十三五”期间,可继续发掘的减排项目已为数不多,减排潜力越来越小,削减任务非常严峻。

  二是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带来的限制。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建设周期长,必须给予大量的资金投入。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强环境管理和环境建设的力度,环境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但由于基础较为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于城市化速度。城乡居住人口增加而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处理未能跟上;城区现尚未形成完整合理的污水收集系统,大量生活污水排入贯城河,造成水体污染,三个工业园区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滞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缺乏。

  三是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较为普遍。近年,龙里县虽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但农村农业面源污染仍然普遍存在,集镇建设与管理滞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落后,使得农村局部区域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大部分得不到有效处理,农村环境脏、乱、差较为普遍的状况仍然亟待改变。随着“十三五”期间农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畜禽养殖业污水、粪便、作物秸秆以及残留农膜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量增加,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压力巨大。

大力发展林业科技提高林业治理能力
 为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二林业厅
张富杰副局长率队赴毕节市督导自然保护地优化调整工作
 为切实推进全省自然保护地优化调整工作,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