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产妇死亡事件警示“医患互疑”之害
湖南湘潭“8·10”产妇死亡事件联合调查组11日晚通报,经湘潭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组织专家鉴定组依法依程序鉴定,产妇张某的死亡原因符合肺羊水栓塞所致的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事件不构成医疗事故。调查组同时指出,事件中院方与患者家属信息沟通不够充分有效,引起患者家属不满和质疑。
产前检查没有发现问题,医生也建议进行剖宫产,好端端的一个大活人,剖宫产手术却导致大出血,抢救9个小时后不治身亡。面对如此惨烈的结果,患者家属一开始不能接受,并出现一些冲动过激的情绪,应该说是比较自然和正常的反应。更何况,事件中院方与患者家属信息沟通不够充分有效,如对“羊水栓塞”病情凶险性和病程发展趋势向产妇家属解释不充分,没有让产妇家属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产妇死亡后,院方没有及时、直接告知家属产妇死亡信息,这些都加重了患者家属对院方诊疗抢救行为的疑虑,扩大了患者家属对院方的不信任和敌对情绪,使得这起不构成医疗事故的纠纷,险些发展成为一起严重医闹事件。
对于没有及时、直接告知家属产妇死亡的消息,院方的解释是担心产妇家属情绪激动,出现过激或极端行为,于是医生护士暂时避开,同时为“稳控家属的情绪”,院方通知产妇居住地的村干部,由村干部向家属告知产妇死亡的消息并做家属的工作。
在医患关系未明显好转、医患纠纷乃至严重伤医事件屡有发生的当下,院方的担心不能说毫无道理,但这种如临大敌而畏缩踌躇的态度,直接影响了院方与患者家属沟通的诚意和实效。另一方面,信息沟通不足引起患者家属不满和质疑,加剧了家属对院方的不信任和过激情绪,这反过来似乎又证实了院方的担心,使医生护士在产妇死亡后暂时避一下风头,院方通知村干部前来做产妇家属工作,似乎显得很有必要。“我怀疑你救治不力,你担心我情绪激动,我更怀疑你救治不力……”这个恶性循环之所以形成,根源就在于医患双方越来越严重的互不信任,每一方都本能地、条件反射式地怀疑对方有问题,担心对方做出于我有害的事情,因此每一方都力求先下手争取主动,避免后下手被动挨打。
湘潭产妇死亡事件闹到这个地步,院方(包括卫生行政部门)、患者家属及其他有关方面都应当深刻反思。在医患关系中,无论是就医学专业地位而言,还是就在医疗卫生体制格局中拥有的“实力”而言,医院和医生都是相对强势的一方,因此,医院和医生对改善医患关系应承担更大的责任,采取更积极主动和切实有效的行动。鉴于不少地方已经形成“医患互疑”,迫切需要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依法保障和维护医院医生的合法权益,推动医院和医生以大局为重,为改善医患关系走出勇敢的“第一步”。只有医院和医生走出“第一步”,充分显示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医术和诚意,才有望打破“医患互疑”的困局,以医方对患者的信任,促发、带动和巩固患者对医方的信任,以此形成和不断加深医患双方的互信。
当医患互信成为医患关系的常态,如果不幸发生了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患者本着对医院和医生的足够信任,不会无端怀疑医方处置不当救治不力,医方也本着对患者及家属的基本信任,不会无端担心患者家属行为过激无理取闹,双方都愿意在理性的语境中沟通互动,通过法律渠道妥善解决纠纷和问题。这将为依法调解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提供有利的法治环境和社会舆论环境。 潘洪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