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大户缘何钟情贫困之地?——甘肃临洮以“微”改革促精准扶贫调查

03.08.2015  17:55

新华网兰州8月3日电(记者陈俊、姜伟超、荣启涵)洮河岸边,安贝源乳业的“万头奶牛产业园”一期已经投产;50公里之外,三益村昔日的荒山上,村干部龚志荣指着新建的大棚,讲述“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的梦想……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甘肃省临洮县,一批工商大户近年来纷纷投资贫瘠的黄土地,成为当地扶贫事业的生力军,为贫困之地带去发展事业的希望。

企业转型+消费升级 贫困地区优势渐显

红旗乡何家湾村小墁坪干旱缺水、日照强烈,当地人多数选择外出务工谋生计,数千亩撂荒地已经“沉睡”几十年。

2014年,甘肃安贝源乳业公司投资近6亿元的“万头奶牛产业园”项目却坚定地选择“走进来”:3座宽敞气派的标准化奶牛棚舍和青贮池、干草棚等设施都已建好,3000多头良种奶牛在棚舍中“安了家”。

和许多经营者一样,安贝源的投资团队近年来急于从传统行业中转型,而市场上对安全绿色食品的需求日增,让他们把眼光投向贫困地区大片待开发的土地资源。

选址调研了许多地方,但这里的条件最理想。”场长童伟说,当地干燥、封闭等看似贫困的成因,恰恰适宜牲畜防疫,周边大面积撂荒地,可以种植玉米,保证饲料的充足供应。

龚志荣既有“安贝源”的眼光,还有一份回乡创业的情怀。2013年,已在兰州经营20多年蔬菜和餐饮业的龚志荣,被乡亲们推选为太石镇三益村村主任,并牵头成立了“跃雅森农庄”合作社。作为土生土长的三益村人,在他看来,三益村土壤洁净,村民擅长种菜,而兰州人对绿色、安全的蔬菜需求极大,周末又缺乏休闲去处,三益村有望打造成兰州的“菜篮子”和“后花园”。

新添镇梁家村“平长人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园区负责人周晓军介绍,“平长人家”投资团队以前从事建筑行业,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团队投资亟需转型。贫困地区虽然基础条件差,但污染小、土地和劳动力充足,发展现代农业和休闲、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具有后发优势。

目前,像“平长人家”“安贝源”这样的现代农业园区在临洮已有50多家。

惠民生扩需求  补短板促发展

这是我们新研发的‘节水型高压厕所’,不仅方便耐用,还比土埋法节省了一半的资金。”在临洮科技产业园顾地科技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展品间里,项目负责人说,这一产品就是公司专门针对“农村改厕工程”研发的。

在临洮新一轮精准扶贫中,水、电、路、房等长期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短板成为政府扶持解决的重点,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的贫困户,释放出的需求也吸引了有眼光的企业。

随着自来水入户,改厕成为趋势。“未来贫困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改厕需求,政府又支持这样的公共项目,目前已有四五个县的负责人前来洽谈合作。”而这仅仅是自来水入户给顾地集团带来的研发灵感之一。针对自来水入户后的检修难题,顾地又研发出了“电缆水管PVC地下井”等一批创新产品,比起传统的检查井,该巧技术耐用实惠且安全,正在完善推广之中。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顾地十分看好广大贫困地区未来的市场前景,“扶贫是个补短板的过程,但也能促发展,贫困地区建设是一片充满机遇的蓝海。”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改革效应由微而巨 “授人以池”模式初现

截至2014年,临洮县有9.18万贫困人口,贫困面18.41%,全年财政支出近25亿元,而财政收入只有不到5亿元。面对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基础条件薄弱、财力匮乏的现状,如何推进精准扶贫?

针对上述问题,临洮试图通过微改革探索一种授人以池的新模式,让企业成为扶贫主力,能人成为贫困地区CEO,政府专致服务、保障与定规则、作裁判,贫困户用自己的劳动力和土地等资源介入企业经营并取得收益,营造企业、政府、贫困户各就各位、各显其能的环境与平台。

工商大户进军贫困地区,曾有许多顾虑,如一次性投入过大,回报周期长,以及当地产业配套能力低等。临洮县以问题为导向,从细节入手,主动推进26项“”改革,尤其是通过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引导贫困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生产工具、农业设施等参股到合作社、龙头企业,政府统筹投入的扶贫资金折股量化到贫困户。

在三益村,“跃雅森农庄”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仅仅一年半,1.2万亩荒山得到彻底改造,动力电、自来水、水泥路陆续上了山。贫困户的扶贫贷款被打包入股合作社。贫困户根据家庭能力,从合作社认领蔬菜大棚及其他项目,只需做好日常管理,其余交由合作社进行统一规划和营销。2014年,贫困户通过“分红”和打工收益从合作社人均增收5000多元。

“120多贫困户彻底告别了行路难,吃水难,1000个现代农业大棚建起来,实现了传统扶贫6年才能达到的效果。”临洮县扶贫办工作人员说。

同样得益于改革,安贝源通过土地流转,开发了6000亩在农民手里“沉睡”了几十年的荒山荒坡,100多贫困户将畜牧专项扶贫贷款交由养殖场从智利代购奶牛,并托管到养殖场,统一管理,一年可从每头奶牛中分红4000元左右,既解决农户家庭养殖的市场风险和技术难题,养殖场也借机扩大了规模。

这些改革看似切口很小,但效果由微而巨,唤醒了“沉睡”的资源,闲置的资产,既降低社会资本进入扶贫领域的门槛,又分散了农户经营的风险,而且使贫困户享受到资源和政策收益,并在自觉融入大市场、大生产中改变自己的命运,先富带后富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