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县创新开展“四个一小时”活动着力提升学生素质能力

13.08.2014  19:46

  近年来,丹寨县注重培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与创造性,形成生动、活泼、探究的学习局面,在全县寄宿制小学推广“四个一小时”活动,搭建素质教育实践平台,为学生生动活泼健康成长拓展空间。通过 “四个一小时”活动的创新开展,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小时开展文体活动。即每天下午4:30-5:30,各寄宿制小学依据自身特点,开创特色项目,因地制宜配备文体活动器材、场地,学生在课余有时间开展一小时文体活动的空间。各校根据教学条件成立文艺队、田径队、乒乓球队、锦鸡舞蹈队等。为了让学生有展示的机会,每两年会举办一次全县中小学体育运动会、师生文艺汇演,每年举办一次广播体操和小学生锦鸡舞以及中小学学生特长技能比赛。同时,各校还根据自己的特点创立一些本校特色的活动项目,形成一所学校一个特色的新格局。


  一小时处理个人事务。即每天下午5:30-6:30。铺床叠被、淘米蒸饭、洗脸洗澡、洗衣洗袜这些琐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存技能。为帮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能逐步自己独立完成,每所寄宿制小学都聘请了一位生活教师,工资由财政负担,指导学生整理寝室、蒸饭、洗衣服等个人事务。通过学习处理个人事务,学生养成热爱卫生、勤俭节约、尊长爱幼、和睦相处的良好心理品质。由过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变成家庭事务“小帮手”,着力提升学生独立自主能力。


  一小时观看电视节目。即每天下午6:30至7:30。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外面的世界,通过组织观看电视节目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为此,全县村完小以上学校都装配了远程教育设施,绝大部分学校教室都装配了有线电视,多媒体节目、电视节目,远程教育资源都进入教室。各校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有组织地安排学生观看。通过观看节目,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拓宽了视野,学生学到了不少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一小时自主学习。即每天晚上7:30至8:30。组织学生在教室进行自主学习,安排教师进行指导。学生既可以完成当天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也可以预习功课,为明天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借阅课外阅读书籍,扩大阅读面,培养自学能力。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兴趣盎然。


  丹寨县教育局局长杨明永说,“四个一小时”是对学生原来生活方式的重构,“一小时开展文体活动”丰富了学生寄宿生活,陶冶情操,提高了综合素质,“一小时处理个人事务”提高了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养成了文明生活及健康的习惯;“一小时观看电视节目”尊重了儿童的天性,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还克服了学生无休止看电视的毛病。“一小时自由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当天学习中的疑难,在轻松的环境中达成学习目标。

 

 

 

(责任编辑:gzsedu_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