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45万贫困人口今年易地扶贫搬迁

27.04.2016  12:04

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问题

45万贫困人口今年易地扶贫搬迁

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这是贵州省部分贫困山村的真实写照。

记者从贵州省水库和生态移民局获悉,2019年前,贵州省将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0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加上整村搬迁非贫困人口,达162.5万人。其中2016年搬迁45万人,2016至2017年间,以整村搬迁为主。

据了解,易地扶贫搬迁由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参与,将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搬迁到生存与发展条件较好地方,从根本上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脱贫致富。多年的试点经验表明,这是目前最彻底、最有效的脱贫途径之一。

据悉,2016年,贵州省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5万人,其中第一批计划搬迁30万人,第二批计划搬迁15万人,2016年3月底前完成对象核准、安置去向、方案编制等前期工作,第二季度全面开工建设。

今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贵州省计划总投资270亿元,其中住房180亿元,配套基础设施90亿元。建设用地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解决,不列入总投资,计划第一批项目建设安置点307个,其中县城安置点38个,集镇安置点145个,产业园区安置点24个,旅游服务区安置点24个,农民新村安置点76个。

据了解,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以就业和增收为核心,以城镇化安置为主,提倡多元化安置。将尊重搬迁民众意愿,满足搬迁对象多元化需求,适宜集中安置的依托县城、集镇、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和农民新村进行安置,也可以依托安置区已有条件由政府回购的安置房进行安置;亦可通过进城务工、投亲靠友自行安置等。

延伸阅读

哪些地方属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

(1)生存环境差、人地矛盾突出、不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地方;

(2)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不宜开发的地方;

(3)距城镇和交通干道较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难以延伸的地方;

(4)贫困发生率高、扶贫成本高的地方;

(5)地质灾害多发、安全隐患较大的地方。

易地扶贫搬迁的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规划引导、资源整合、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尊重群众意愿,在搬迁对象、安置去向和安置方式的确定上认真听取群众意见。

(2)量力而行,保障基本。严格控制安置住房面积,同步配套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搬迁对象生产生活基本需要,防止出现因建房而使贫困户负债,影响脱贫。

(3)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编制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统筹考虑不同区域的安置容量、就业吸纳能力、产业开发潜力和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合理确定搬迁安置重点区域、安置点、安置规模、安置方式等,有计划、分年度实施搬迁。

(4)自力更生,自主脱贫。易地扶贫搬迁的目的是脱贫,能否如期脱贫致富除了政府适度帮助外,主要靠搬迁对象自力更生、勤奋劳动,政府提供最基本的搬迁住房补助和一定的医疗教育、劳动就业、最低生活兜底保障等,对具有劳动能力而又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人政府不能包办脱贫。(左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