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探访,不只是为了留住一抹乡愁

30.10.2014  19:41

新华网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王敏、阳建、韩洁)道路愈来愈难走,景色却越来越美。在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很多传统村落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但它们却因为“养在深闺”得以保持原有的面貌。

探访传统村落,某种程度上有点寻找桃花源的感觉。曾经,从城市出发,驱车六小时,翻山越岭,才到一个村落。

桃花源,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英雄志士心向往之。而探访身边一个个传统村落,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呢?兵分四路,近万里调研,记者得到片刻浅见。

传承农业文明

浙江省永嘉县的苍坡村,借自然山水融中国文房四宝于一体:长306米、宽2米的直街称“笔街”,对着村西笔架山;以两方池作“砚台”;砚台两旁搁置条石以为“墨“;村四周展开的3000亩平畴以为纸。这种布局,既有利于农业生产生活,又寄托着先人天人合一、耕读传家的美好愿望。

湖南绥宁县黄桑坪苗族乡的上堡村,是古苗王国都城遗址所在地。村子依山而建,迭层递升,三纵五横的建筑格局,溪流过村前,石板路遍布院落。不仅保留了当年古苗王国留存的金銮殿遗址、忠勇祠遗址等,还保留了民族特有的习俗。这里的苗族每天开饭时,首先要舀起锅里的第一碗饭喂给自家的狗吃,每年新粮收获后,第一碗米饭也是敬奉给狗吃。祭狗、敬狗,在上千年农业文明中,人类和万物犹如血肉连体,休戚相关,共同应对各种挑战与灾难。

千姿百态的村庄,映照的是丰富多样的中华文明。这些村落是民族的宝贵遗产,反映着村落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今天,从北京到呼和浩特,从兰州到长沙,工业化进程中俨然“千城一面”,如果再不重视保护传统村落,难道我们还要“千村一面”?

纾解乡愁之念

59岁的李小英,家在湖南省郴州市,一年却有大半时间回老家——郴州市苏仙区坳上镇坳上村。

城里窗明几净,喧嚣繁华。而村里条件简陋,古朴自然,但李小英告诉记者,家里91岁的老母亲住惯了老房子,一天也不想离开。退休后的李小英就隔三差五,回来照顾老母亲,一住就是个把月。

李小英说,尽管走进城市多年,可她的心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家乡。一出门,就是青石板路,看得见山水、听得到鸟叫,挽挽袖子干干农活,她最幸福的事是还能伺候着老母亲,“有娘就有家啊”。

有娘有念想,有宗祠有祖先也有念想。在调研路上记者听到一个真实故事,不得不感慨这念想的力量。一对何氏兄弟,在贵州教书多年,却整天听父辈们叨叨,“我们是桂阳人,毕生有个愿望,一定要回趟家”。为此,他们寒暑假到湖南省桂阳县走街串巷,寻找祖先的根,却怎么都没对上。

问得多了,有人就建议这哥俩到湖南汝城去找找。原来,汝城在古时也被称为“桂阳郡”。论起名字,还真和何氏家族挂上了,找对了!他们特意买了猪头、鸭、鹅去祠堂里祭拜。

落叶归根,追本溯源,人们就像不知疲倦的鱼一样,追逐于他乡,纾解于故乡。这样的乡愁与生俱来,假如当乡愁赖以生发和寄托的村落不复存在,岂不是“无源之鱼”?

守护心灵家园

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张大玉给记者讲了个故事。浙江省苍坡村,有李氏兄弟二人,和睦情亲至深。后因兄迁居方巷村,仍来往不绝。过去夜里走路不方便,兄弟两人就相约,回到村子里就在高处挂一灯笼。后来,哥哥盖了"送弟阁",谣望嫡归,而弟弟建了"望兄亭",以慰思兄之情。

兄弟相望、邻里互助,古风、朴实,仍然在村落里得到延续。在记者走访的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大园村,也是电视剧《那人、那山、那狗》拍摄的村子,至今家家户户没有锁,甚至没有门,村长杨小聪说,村子里“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这些表面看似普通平常,甚至不经意间被人忽略不计的细节,实际上却深蕴着民族传统的道德操守准则,既是村民对千百年来代以相继的习俗与风尚的高度自信,更是对自身精神家园的呵护与坚守,也是对开明有治社会的最高褒颂。

今天,大城市中邻里不相往来,行人路上摔倒,陌生人皆不敢搀扶,家族意识淡薄,文化传统与传承日趋弱化,我们该如何构建民族精神的家园,要从这其中找找答案。

然而,桃花源毕竟只存在于理想中。记者调研同时发现,改善传统村落居民的生活需求,提高发展质量,仍然是当前保护传统村落的首要课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守住这片故土,为自己为后代留下民族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