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犹美景入画来

20.04.2015  06:39

在这绿意葱茏、充满生机的季节,走进上犹县万亩生态有机茶园、百亩葡萄精品果园,流连于赣南客家门匾第一村……令人心旷神怡。上犹县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推进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打响“梦里水乡、尚游上犹”旅游品牌,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生态旅游优质景区景点,打造集农业产业园、美丽家园、乡村旅游观光园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带和休闲农业体验区,吸引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今年一季度,全县接待游客总数7.9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94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3%、32%。

擦亮五张名片

近日,在上犹县梅水乡园村,满载着游客的森林小火车拉响了汽笛,缓缓驶出站台,穿梭在乡间田野。森林小火车旅游专线开通后,让游客在饱览当地美景的同时,感受古老的工业文明,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体验。上犹县以旅游项目建设为主抓手,精心包装一批旅游资源项目,擦亮“一条鱼(生态鱼)、一幅画(油画)、一块石(观赏石)、一杯茶(茶叶)、一列火车(森林小火车)”生态旅游五张名片。

上犹县盛产千年鱼、石鱼、银鱼、鳊鱼等30多种特色鱼,该县推出精心烹制的“生态鱼宴”,让游客在游览湖光山色之余一饱口福。同时,该县每年在上犹江流域开展生态渔业人工增殖放流活动,综合治理水面养殖和鱼棚餐饮,240多户渔民已转产上岸,临湖污染企业全部关闭或搬迁。作为“中国石艺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上犹县建设奇石根艺文化一条街,并引进总投资1.6亿元、占地130亩的赏石文化城项目,打造在全省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观赏石文化产业园。此外,该县重新开通运营被中科院专家誉为“世界级旅游珍品”的赣南森林小火车旅游专线,沿途可以欣赏翠绿茶园、湖光山色、客家门楣等美景和文化。

体验休闲农业

上犹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推动休闲与农业“结亲”,延伸生态旅游链条,让休闲农业体验别有韵味。

绿水青山是上犹宝贵的绿色财富,良好的生态环境、浓郁的客家风情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上犹县依托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把乡村旅游打造成当地群众致富的“金钥匙”,着力培育特色果蔬区、生态观光区和运动休闲区等乡村特色旅游。

以茶叶、油茶、桂花苗木“两茶一苗”产业基地为基础,上犹做好现代农业与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的文章,现代生态休闲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该县有梅水园村、陡水月仔、黄埠合溪、油石梅岭、东山镇莲塘等几十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形成集生态景观欣赏、农活体验、农产品销售、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带;新建梅水洋田瓜果农博园、粮食历史文化展览馆、客家民居等特色景观园,接待旅游人次逐年攀升。今年一季度,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量突破1.2万人次。

打造优质景区

上犹打响陡水湖国家4A级景区旅游龙头品牌,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公路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陡水湖景区服务水平。同时,该县先后筹集2000多万元用于景区创建工作,开发陡水湖漂流乐园,以“爱情文化”为主题的“风月岛”和以“民俗表演”为主题的“风情苑”目前也在建设完善当中。

为提升景区文化内涵,上犹县加快文化步道长廊、水电文化博物馆建设,对景区沿线公路两侧进行了绿化、美化,在坝面、度假村分别设置了文化长廊,一批具有上犹元素、客家风情、山水韵味的旅游商品入市销售。加快推进陡水瀑布、青庐寺等旅游项目建设,对景区码头、区内景点进行改造提升;新建水上漂流乐园、水上高尔夫等游乐场所;扎实开展水上餐馆搬迁上岸、网箱网具整治、游船升级改造等系列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目前陡水湖核心景区14户水上餐馆全部搬迁上岸。此外,上犹县以陡水湖核心景区带动乡村旅游、漂流、温泉和五指峰等景区协调发展,实现半日游向一日游、两日游延伸,不断提升生态旅游美誉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