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东深供水工程那些不应被遗忘的故事

11.02.2015  11:10

新华网广州2月11日电(记者吴涛 王攀 马晓澄)今年3月,东深供水工程这一承载着特殊使命的工程将迎来50周年纪念日。半个世纪的时光让很多记忆渐渐消褪,但东深供水工程里的许多故事却不应被遗忘。

解香港居民用水危机的生命之水

香港三面环海,本地淡水资源奇缺。1963年,香港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4天才能供水一次,每次供水仅4个小时,300多万人生活陷于困境。

危急之下,香港中华总商会、港九工会联合会联名向广东省政府请求救援,希望从广东东江引水供给香港。广东省立即回应,欢迎港方派船到珠江无代价汲取淡水,广州市每天免费给香港供应自来水2万吨。

同时,广东省将这一情况上报中央。1963年12月,经周恩来总理特批,中央财政拨款3800万元,建设东江—深圳供水工程,引东江之水以济香港。经过上万人的艰苦努力,仅一年就建成了东深供水工程。1965年3月正式向香港供水。

让“江河倒流”的远距离调水工程

最早建成的东深供水工程以供应香港、九龙地区用水为主要目标,同时对深圳、宝安一带供水并兼有灌溉、排涝、发电和防洪等功能。工程北起东江,南至深圳河,全长83公里。

工程沿石马河而行,却非顺流而下。东深供水工程自东莞市桥头镇附近的东江左岸取水,经过各级抽水站和人工渠道、天然河道,将原来由南向北注入东江的石马河,改为由北向南导引东江水倒流。早期是经过8级工程、2003年之后经过6级工程,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硬生生将水位提升46米,最后流入深圳水库,用输水管道送往香港。

中国最早水权交易的“经济水

1965年,东深供水工程向香港供水150亿加仑(折合6820万立方米),当时的港英政府向广东省政府支付供水费用。这是中国最早“出钱买水”的案例,事实上也成为中国最早的“水权”交易。这一模式一直持续到现在,每一次合同签订都是由广东省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谈判商定供水量、供水方式和价格。

据记者了解,2011年签订的供水合同即将到期,预计双方将在今年商定新的供水合同。

50年不变的优等水质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污染威胁也不断加重,大量的河流、水源遭到污染,但东深供水工程一直保持着稳定的水质。在长达50年的时间里,哪怕沿途有深圳、东莞等城市工业狂飙突进,河源、惠州等市也渴望发展,但东深供水工程不仅从未中断,而且依托沿线各地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支持,这条生命之水的水质一直稳定保持在优于国家Ⅱ级水源标准以上。

这项1965年诞生、历经四次扩建改造的供水工程不仅已成为整个大珠三角区域内最为珍贵的“水源生命线”,也给全国跨区域调水以及水质保护工作树立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