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大学生辩论赛开赛 大陆辩手与台湾辩手思维落差缩小

22.07.2014  16:54

第十三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于7月22日上午,在福州开赛 邹家骅摄

人民网福州7月22日电(邹家骅 实习生 吴承熹)7月22日上午,第十三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在福州开赛。

参赛的大陆代表队均来自985、211或办学历史悠久的知名高校,台湾代表队有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世新大学、东吴大学等名校,两岸大部分参赛队伍也均经历过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的洗礼。这场知己知彼、旗鼓相当的两岸名校对决引起了观众的热切期待。

来自两岸16所高校的16支团队在辩论赛的小组赛、复赛和决赛中,将分别围绕“青年人跳槽是否利于个人职业发展”、“婚前财产公证是对婚姻的保证还是伤害”、“延长退休年龄究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三个问题展开论战,24日进行复赛与决赛。

上午首先对决的是华中师范大学与台中教育大学、华侨大学与台湾大学,辩题为“青年人跳槽是否利于个人职业发展”。选手们用缜密的逻辑思维和一口“铁齿铜牙”赢得在场观众阵阵叫好,不时的引经据典和妙语连珠更是引得台下满席掌声与欢笑。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来自台湾大学的辩手蓝郁婷告诉记者,自己不仅从前两次海辩会的经历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更是结交了来自福州大学、河海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大陆高校的一些好友。

创办于2002年的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目前已成功举办过12届,实现入岛举办三届,逐步实现交流从西岸穿透到东岸、影响从沿海向内陆扩散、品牌从地方上升到全国的转变,在海峡两岸引起广泛关注。

作为评委之一的中华辩论人交流协会执行长黄执中先生表示,海辩会发展至今已经渐趋成熟,“最大的变化体现在大陆辩手与台湾辩手思维落差的缩小,从前是两岸之间的区别,现在则更多是校际之间风格的差异。

黄执中认为,辩论赛从赛制规则到辩论题目都有很大发展,“早些年主要是传统性辩题,虽然具有趣味性但深度不足,近年来辩题主要集中在两岸双方一些法规制度层面,如涉及到具体的就业、财产公证等问题,有助于加强双方对两岸社会的进一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