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百个景区为“抓手” 推进旅游产业化

17.08.2014  22:18
          贵州省将继续以100个旅游景区为载体,以深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这是记者从昨日在筑举行的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暨深化旅游改革推进会上获悉的。
 
        会上,贵州省副省长蒙启良作总结发言,贵阳市副市长王玉祥汇报100个旅游景区中的贵阳项目提档升级情况。
 
        自2013年以来,贵州把100个旅游景区作为打造全省旅游产业升级版的重要平台,并充分整合各方资源、集聚发展要素、撬动市场主体,全省旅游业扩容增效、提质升级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数据显示,2013年,100个旅游景区完成建设投资223.57亿元,完成全年计划111.78%;今年来,100个旅游景区在建项目892个,累计完成投资169.85亿元,占全年计划的84.92%。
 
        随着建设的推进,贵州省景区软硬件基础设施、接待能力发生了巨大变化。自去年来,全省新增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荔波、梵净山5A创建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家;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家,国家湿地公园15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7个。
 
        在旅游改革方面,今年年初,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并随后确定了13个省级旅游改革试点景区,13个省级旅游改革试点县(区),以及2个省级旅游改革试点市。截至目前,28个试点市县和旅游景区已完成改革试点方案并抓紧实施。此外,全省100个旅游景区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也在大力推进,目前已有82个景区实现了公司化运营。
 
        下一步,贵州省将继续以100个旅游景区为载体,以深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抓积极推进百里杜鹃、荔波樟江等13个旅游景区,开展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景区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通过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多种方式,引进理念新、有实力、有品牌的合作者参与景区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推进遵义市、铜仁市、开阳县等15个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市、县,切实在旅游体制机制创新、资源保护利用、市场主体培育、市场秩序规范、投融资体制改革、产品业态创新等方面出新招、生新意。
 
        为积极迎接“高速交通时代”时代到来,贵州省还将加快打造“快进慢游”的服务体系,实现旅游市场供给由浅层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变,从浅层服务向深度服务转变。贵州省将在高速交通沿线规划布局自驾车露营地、游客服务中心、自驾游汽车租赁网点等;规划建设一批“卫星景点”,形成新的旅游目的地和新业态。“此类项目将优先纳入100个景区项目,给予重点支持。”省旅游局局长傅迎春说。
 
        此外,贵州省还将把智慧旅游作为景区建设的必备要件之一,尽快制定智慧旅游景区标准,把智慧旅游建设情况纳入100个旅游景区的考核内容;把旅游扶贫作为开展精准扶贫的生力军,使更多的贫困群众通过发展旅游实现脱贫致富。(梁婧  白萍)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高速公路新建20191011)
依据《行政许可法》和《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贵州省成品油市场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审核,以下拟建高速公路加油站符合《贵州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规划布点(2018-2020)》 ,商务之窗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投资主体变更20191011)
现对拟变更投资主体和重新核发《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商务之窗
关于促进贵州农产品市场销售项目拟奖补企业的公示
为充分发挥餐饮业对贵州农产品的消费扶贫作用,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