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100工程”重点发展平台建设成为全省发展的战略支撑点和发展增长点

29.09.2015  20:43

          一项集聚活力要素、积蓄强劲能量的宏伟工程正在贵州进行。

  围绕“四化”同步,贵州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定路线图、定工作量、定时间表、定责任人,大力推进包括100个产业园区、100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00个旅游景区、100个示范小城镇、100个城市综合体在内的“5个100工程”重点发展平台建设,为全省发展,并将其作为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战略支撑点和发展增长点。

  在这一推动发展的大平台之上,成千上万个项目次第绽放、风生水起。2014年,全省“5个100工程”共完成投资4864亿元,同比增加35.6%。
 
100个产业园区 聚集要素释放活力

  看着手里泛着金属光泽的油封,黎阳产业园区主任杨忠眼里闪出希望之光——这个“小家伙”经过改良材料和设计之后,能够保障汽车连续跑30万公里不漏油,此性能将全球同类产品远远甩在身后。

  此刻,国内许多重型机械车辆的制造商都在主动联系杨忠,希望园区能够为他们批量提供这种新性能油封。

  “这只是第一步。”杨忠说:“我们想把油封生产企业打造成园区高新技术产业龙头,再逐步培育较为成熟的产业链条,经过努力,相信成为百亿级园区将不再是梦想。

  杨忠所说的梦想,正是贵州在工业强省主战略和“5个100工程”的推动下,各地产业园区蓬勃发展、升级转型,争相朝着重量级别成长的共同目标。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5年时间,贵州产业园区强势起笔,成为工业经济的坚挺脊梁。

  2013年,“5个100工程”成为全省重点打造的发展平台。我省结合各地产业园区发展情况,共筛选111个产业园区纳入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担负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

  从散到聚,从小到大,贵州产业园区集聚效应愈加明显,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产业拓展无限发展空间。

  全省产业园区发展开始突飞猛进,各项主要指标同比增速大幅攀升,从“起步建设期”迈入“快速发展期”。

  至今,全省产业园区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创新经营模式、夯实配套设施,园区推进速度和建设规模前所未有,承载项目和集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重点园区初具规模。

  2014年,全省产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928亿元,同比增长20.2%,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1.9%。小河-孟关、仁怀-习水2个园区总产值分别达到521亿元、501亿元,率先突破500亿元大关,加速向千亿级园区迈进。

  产业园区投资力度不断增强。2014年,全省产业园区累计完成投资3054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产业项目投资1641亿元,同比增长15.8%,基础设施投资1413亿元、同比增长38.2%。小河-孟关、麦架-沙文等18个园区投资达到50亿元以上。园区投资占全省工业投资比重达到60.8%。

  产业园区社会经济成效显现。2014年,全省产业园区累计新增入园企业2260户,新增入园项目2507个,新到位签约资金2768亿元。全年新增就业人数22.5万人,期末就业人数突破100万人。园区完成税收537亿元,同比增长238.7%。 

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满山遍野是“黄金

  在六枝特区大用农业园区,1.5万亩车厘子绵延近10公里,形成一道优美的绿色丝带,来自欧洲的珍稀花卉竞相开放,增添别样风光。

  “自园区建设以来,大用村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很快,人均收入从2011年的2600元增加到2014年的5600元。”大用村主任助理王勇说。

  2013年5月,贵州结合全省各地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筛选出113个创建点建设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打破单一的工厂化、大棚栽培模式,把围绕农业科技在不同生产主体间能发挥作用的各种形式,以及围绕主导产业、优势区域促进农民增收的各种类型都纳入园区建设范围。

  这对于当地农民来说,无疑是满山遍野是“黄金”。

  全省农业示范园区发展迅速,目前已达326个,覆盖所有特色优势产业。根据目标,到2017年,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将实现规划设计科学、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配套、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含量较高、经营机制完善、产品商品率高、综合效益显著,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和“发动机”。

  如今,我省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逐步走出一条符合贵州山区特点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路子。

  全省确定的生态畜牧、茶叶、蔬菜、精品水果、马铃薯、中药材、核桃、油茶等特色优势产业迅速发展壮大,茶叶、辣椒、火龙果、刺梨、薏仁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位,马铃薯、中药材居全国第三位,蓝莓种植面积、大鲵存池量居全国第四位。

  在德江县高家湾村,依托农业园区建设和40个特色农业企业的入驻,全村从传统种植业转变为发展蔬菜、精品水果等现代高效农业,昔日的小山村变身为“城市农业公园”,村民成为“三金”农民——流转土地拿租金,园区务工拿佣金,入股企业分股金。

  产业专业村、主产县的不断涌现,正是贵州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成果。

  通过多年努力,我省已成功培育湄潭茶叶、威宁马铃薯、虾子辣椒、施秉太子参、赫章核桃、玉屏油茶、罗甸火龙果、晴隆肉羊等一批专业县、主产县;并成功打造老干妈辣椒、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石阡苔茶、“茅贡”米等一批叫得响的特优品牌,为特色产业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2014年,全省2421家企业入驻园区。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88家,园区从业农民达333万人。

100个旅游景区 好山好水流连忘返

  在中国,在世界,游客们正乐于分享一句沁人心脾话语——“走遍大地神州,最美多彩贵州”。

  贵州多情的民族和秀美的山水,这两年名满天下。其中正重点打造的100个旅游景区,更汇聚了山间灵气,让人们品味出不一样的乡情,几度流连忘返。

  今年,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将再趁势发力。

  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创新业态,提质增效,加快构建“快旅慢游”体系,提高旅游产业化水平,加快27个重点示范旅游景区和重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增21个旅游景区。

  瞄准四大目标——

  升级产品业态。按照全域化旅游发展的理念,调整旅游产品结构,丰富旅游产品,突出生态度假、健康养身、户外运动、汽车露营、民俗体验、观光农业、特色小镇,提升旅游景区开发水平,实现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业态升级。

  打造旅游品牌。力争新增10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新创建1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新增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在“五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力争建成推出剑河温泉文化旅游景区、开阳七彩天坑旅游景区、贵安车田景区等20个新景区、新景点、新项目。

  提高服务管理。依托高速交通格局,以贵广、沪昆高铁生态旅游带为重点,构建“快旅慢游”体系,完善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充分激发推动旅游转型升级的动力与活力,加快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步伐。

  发挥带动作用。充分发挥100个旅游景区在贵州旅游产业化发展中的龙头作用,确保旅游景区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40亿元以上,力争达到260亿元,其中重点示范旅游景区建设投资达到110亿元,力争达到130亿元。

  为凸显特色,贵州将加快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以贵广高铁、沪昆高铁生态旅游带为重点,解决制约旅游业发展“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指导高速高铁沿线规划建设一批汽车露营地、景点型服务区、智慧型游客中心、复合型旅游景区、民族古村古镇、文化主题度假酒店、乡村旅舍和精品客栈等慢游产品和设施。提升贵广、沪昆沿线自助、自驾线路产品和主题旅游产品的影响力以及对中远程市场的辐射力,完善游客能住下来、坐下来、静下来的慢游设施。

  依托“5个100工程”重点平台,我省还将积极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结合示范小城镇、农业园区、城镇综合体、产业园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生态移民、精准扶贫、文化产业园区、湿地公园、休闲农业建设工程,整合资源、落实政策,创造有利于100个旅游景区发展的氛围和条件,加快建设旅游型示范城镇和示范村寨。

100个示范小城镇 起居山水游走庭院

  “住着漂亮房子;出门是干净的马路;生病了,不远处就是医院,设备还很齐全;孙子上学很近,环境很好;办事也很方便。”57岁的付修祥对于这样的日子很享受:“一点儿也不比大城市差!” 

  城镇面貌焕然一新,百姓生活欣欣向荣——随着全省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新步伐,人们关于起居山水、游走庭院的幸福梦想,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近年来,贵州省100个示范小城镇以改革为动力、以项目为载体、以产业为支撑、以绿色为靓点,全力打造城乡统筹的融合点,示范小城镇已成为全省小城镇改革的先锋队、建设的主阵地、发展的领头羊。

  2014年,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各项工作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完成项目投资365亿元,新增城镇人口8.5万人,新增企业2850家,分别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22%、106%、143%,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0%。

  贵州省小城镇建设多项工作纳入全国重点任务。89个示范小城镇列入全国重点镇名单,占示范小城镇总数的78%,旧州镇、昌明镇列入全国62个建制镇试点名单,青岩镇、肇兴镇列入全国45个宜居小镇名单。

  一年来,100个示范小城镇一批“8+X”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人口集聚功能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经济实力显著提高,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发挥,绿色发展意识显著增强,各项工作强力推进。

  扎佐镇上,付修祥沐浴着初秋的阳光,悠闲地散步。幽静的道路两旁,高楼林立,老人们三五成群地散步健身,小孩嬉戏打闹的声音传得老远。

  此时此刻,此景此情,源于贵州多渠道发力,强力推动下的小城镇美景。

  狠抓关键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开局。各地、各部门围绕《贵州省关于加快100个示范小城镇改革发展的十条意见》,全面深入推进10大改革事项,41项任务清单。同时,围绕《十条意见》,省委组织部、省编委办等部门出台了29个配套落实的具体操作文件,“1+N”政策体系基本建立。改革创新成为释放小城镇活力的重要抓手。

  资金支持,是推进小城镇建设的重要保障。2014年,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完成项目投资365亿元。随着小城镇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人口集聚功能显著提升,2014年,100个示范小城镇新增城镇人口8.5万人,新增企业2850家。

  大龙镇以产业集群打造现代生态文明工业新城,扎佐镇以支柱产业促进现代城市发展,柏果镇以煤电一体化为依托推动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龙岗镇强化农业产业园发展,郎岱镇倾力发展种植基地。

  2014年,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累计注册企业5.8万家,实缴税金34亿元,新增就业人口9万人。其中,15个示范小城镇财政收入上亿元,13个示范小城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上万元。 

100个城市综合体 现代服务业让生活更精彩

  飞檐、翘角、美人靠、鼓楼、风雨桥,依山而建,沿山起伏。

  游西江,品一条酸汤鱼,醉在千户苗寨的宁静中。

  去镇远,领略江南水乡如诗如画的韵味。

  最后回到凯里苗山侗水城市综合体,再回味一遍此行的吃、住、行、游、购、娱的美妙。

  现代服务业让生活更加精彩。5年后,苗山侗水将成为一座能吸引20万人口左右的旅游新城。

  作为全国范围内较早从省级层面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的省份,自2013年启动该项工作以来,贵州积极推进产城联动,促进城市功能整合,着力展现地方特色文化,城市综合体成为不少城市新的名片和“会客厅”,有力地促进了城镇化扩量提质。

  2014年,全省城镇化率提高到40.01%。

  “通过城市综合体建设,有力弥补了该省以往城市布局上各组团分布散、规模小、商业匮乏、消费单一和档次较低的缺陷,以全新的商业业态满足了现代城市人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张鹏表示,

  目前,我省已投入运营的城市综合体,业态涵盖了影院书店、娱乐单元、文化体验和社交休闲等,为城市各类人群提供了不同层次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成为市民创业、就业、休闲、娱乐和社交的聚集区。

  围绕100个城市综合体的谋篇布局,贵州坚持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其中贵阳市、遵义市和六盘水市中心城区的城市综合体列为第一层级,其他市州政府驻地中心城区列为第二层级,经济强县中心城区列为第三层级,一般县及具备条件的经济强镇中心城区列为第四层级,不同层级的地区所建设的城市综合体标准也不一样,满足了不同地区的发展需求。

  在9个市州,已经布局了一批凸显商贸综合、办公会展、文化旅游、产城联动、交通物流等类型的城市综合体,明确商业、办公、酒店、会展、文娱、居住等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市功能,引导城市综合体错位发展,形成了功能业态高度集聚的建筑集合体或建筑街区,建立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

  位于湄潭县的西部茶城与永兴镇,以茶为媒结成“对子”,实现了茶叶种植基地与茶叶交易平台的无缝连接,构建了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全年交易超过1万吨,交易额近10亿元,既为小城镇的产业发展找到了市场,又为城市综合体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资源支撑。

  城市综合体还成为贵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

  截至目前,贵州已有62个城市综合体与小城镇结成“对子”,融合发展,累计解决就业17万人。 (记者 王璐瑶)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高速公路新建20191011)
依据《行政许可法》和《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贵州省成品油市场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审核,以下拟建高速公路加油站符合《贵州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规划布点(2018-2020)》 ,商务之窗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投资主体变更20191011)
现对拟变更投资主体和重新核发《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商务之窗
关于促进贵州农产品市场销售项目拟奖补企业的公示
为充分发挥餐饮业对贵州农产品的消费扶贫作用,商务之窗
杨明凤二级巡视员赴从江县开展商务扶贫工作调研
   为贯彻落实省纪委夏红民书记在省直部门支持保障商务之窗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快速干道新建20190916)
依据《行政许可法》和《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贵州省成品油市场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审核,以下拟建快速干道加油站符合《贵州省新增道路加油加气站规划布点(2018-2020)》 ,商务之窗
省商务厅机关第四支部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组织生活会
根据《省商务厅关于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组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