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十三五”中医发展规划公布 将让中医走进村寨

17.09.2016  23:34

  近日,贵州省中医药工作推进会在贵阳召开。会上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省级建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市州有三甲医院、县县有二级中医院、乡乡有标准中医馆、村村有便捷中医看。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贵州省将巩固现有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成果,建立中医药特色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建设40所特色优势明显、管理规范的中医示范“名院”,并建成一批中医“名科”。继续开展重点专科、学科建设,到2020年,争取新建8个以上国家级重点专科和10个以上国家级重点学科,至少新建140个省级重点专科和10个省级重点学科。加强中医药示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每个市(州)建成4个省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县(市、区、特区)建成4个省级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

  同时,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为村卫生室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加强基层中医药人员配备和适宜技术培训,构筑好基层中医药服务网底。同时,加强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力争所有县级以上人民医院按国家标准设立中医科、中药房,并设置一定比例的中医病床。加大本科毕业生的引进力度,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中医学生培养和中医全科医生特岗计划,确保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名中医医生。

  另外,贵州省在“十三五”期间,还将继续支持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并在二级以上中医院要开设老年病科,发挥中医药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方面的优势。

  旅游方面,要利用中医药文化元素突出的中医医疗机构、中药企业、博物馆、老字号中药名店以及中药材种植基地,药用植物园等,开发中医药特色旅游。特别是挖掘贵州省民族医药文化,加大宣传力度,加以开发利用,打造特色民族医药旅游品牌。(记者 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