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的“互联网+”新生活

25.04.2016  12:02

数字长江”平台上的中华鲟监测

人民网宜昌4月25日电 从2016年4月12日开始,自白垩纪开始繁衍生息的“水中活化石”中华鲟,迎来了“互联网+”新生活,它们年复一年奔游千里向大海的“壮举”有了高科技护航者——三峡集团自主研发的“数字长江”平台。

4月12日上午,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在宜昌进行了第57次中华鲟放流,3000尾小鲟跃入江水中,消失在养育它们的工作人员眼前。在人类活动如此频繁的今天,每一次放流过后,中华鲟能不能安全游入大海的怀抱,让无数人牵挂。

为了更科学地监测放流中华鲟的活动轨迹,工作人员为3000尾放流小鲟中的61尾进行了超声波标记。每一尾被标记的中华鲟经过监测点时,都会被雷达设备识别。“像人们上班时携带的门禁卡一样,经过即刷卡,记录在系统中。”三峡集团信息中心的研发人员向记者介绍。

数字长江”让“追鲟者”不再沿江跑。当然,小鲟们的“互联网+”新生活远不止“过境刷卡”。在三峡集团的“数字长江”地理信息平台上,工作人员还可以实时查阅中华鲟的最新活动信息、监测站点的每一次记录。

据悉,2014年,中华鲟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为了收集信号,还免不了追着声呐标记的“子二代”沿江跑。今年,由于采用自动实时传输技术和地理信息平台,科研人员省去了往年的舟车劳顿,坐在办公室便知道“子二代”到哪儿去了。

据了解,“数字长江”平台是一个提供可视化位置服务的应用系统,以世界范围内不同比例尺和分辨率的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集成了视频监控、水文气象、项目概览、工程布置等内容,工作人员可以随时了解与中华鲟活动区域相关的各类实时信息,对中华鲟放流轨迹进行分析和预测,准确把握中华鲟动向,评价放流效果。

中华鲟研究所水生态修复研究室副主任姜伟博士对新技术带来的便利感触颇深,“系统不仅大大提高了野外数据读取的效率,实现了数据自动汇总,还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结合电子地图,计算鲟鱼的游速,有助于后续研究。

此次放流几小时后,14点10分,编号22214的中华鲟经过宜都市北部的红花套监测点,几分钟后,22212号小鲟也冲过红花套监测点。截至14日中午12点,有52条超声波标记的中华鲟在红花套完成“刷卡过境”。按比例估算,实际安全通过红花套监测点的小鲟超过2600尾。

以空间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是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三峡集团首席信息官兼信息中心主任金和平向记者介绍,“‘数字长江’的总体思路是以地理信息平台为基础,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力争打造一个全新的可视化、智能化平台。”

自2010年起,三峡集团便开始研究制定了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综合应用总体规划。目前,已建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也正在开展数字工程、数字流域、数字坝区等相关应用系统建设。

三峡集团副总经理林初学接受采访时谈到,“信息化已完全融入集团公司业务和各项管理工作,数字化技术对企业的重要支撑作用已成为共识。集团流域水电开发管理的业务特征决定了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空间广阔。”林初学表示:“要通过GIS应用不断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打造水电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平台,进而提升工程建设、电力生产和集团化管控水平,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造福长江流域和子孙后代。”(董行 张晓帆 刘玉佩 朱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