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共建中国-东盟信息港成多国共识 将产生巨额投资

14.09.2015  19:41

中新社南宁9月14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14日在南宁闭幕。经过两天讨论,提速共建这一互联互通的“网上港口”成为280多位与会者的共识。

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在论坛上将“中国-东盟信息港”称为“合作共赢之港、成果共享之港”。他表示,中国将和东盟各国紧密合作,使中国-东盟信息港成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信息枢纽,共享网络发展成果。

在世界特别是亚洲新兴经济体近期遭遇“寒流”、复苏不及预期的背景下,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对提振经济尤显迫切。

鲁炜在会见东盟十国代表时强调,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将产生巨额的投资,“东盟各国都应该积极拥抱这个机会,而不应消极放弃机会”。只有抓住机遇,中国和东盟才不会在新一轮世界经济格局变动中失去先机。

国家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局长徐愈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和东盟经济当前的共性问题在于需求不足,亟需寻找新的增长点。在此情况下,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发展数字经济,将有望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此外,对打造中国和东盟的“命运共同体”,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来说,中国-东盟信息港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如鲁炜所言,信息互联互通是建设命运共同体的首要条件。

目前,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已取得五方面成果,包括初步确定了中国-东盟信息港总体规划和重点合作领域,一批立足广西、面向东盟的重点工程相继落地等。?

鲁炜表示,下一步将从五个方面推进该信息港建设,包括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平台,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打造区域性国际金融信息中心;推动设立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基金,依托亚投行、丝路基金,加大信息基础设施投入;组建信息技术产业合作促进联盟,加快推进双方技术转移和创新合作等。

这份“路线图”受到东盟多个国家的欢迎。

论坛期间,中国国家网信办与老挝邮电部签署了《网络空间合作与发展谅解备忘录》。老挝代表表示,愿在电子商务、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服务以及互联网安全等方面强化与中国的合作。

中国与印尼也达成了广泛合作意向。印尼代表希望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实现“港港相连”,惠及民众。

柬埔寨代表也称,国与国之间应当互联互通,不能画地为牢成为“信息孤岛”。

在中国-东盟信息港获得广泛认同的基础上,中方在推进网络空间合作上提出八点倡议,包括推动区域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互联网经济区域共同市场等。

如新加坡代表所言,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需要各国同心协力。有理由期待,在取得共识之后,该信息港的建设将加速驶入“快车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