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中国投资驱动模式遭遇边界约束

25.07.2014  14:52

原标题:社科院:中国投资驱动模式遭遇边界约束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5日讯 (记者陈郁) 中国社科院今天发布的《经济蓝皮书夏季号: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3—2014)》指出,延续过去3年投资增速下滑的态势,2014年第1季度,中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只有3.1%,原因在于中国投资驱动模式遇到了边界约束。

报告指出,过去10—20年里投资向基建和房地产业的过度倾斜,扭曲了实体部门和服务业的增长路径,并带来严重的投资无效性问题,具体表现为:一、资本效率下降速度过快,实体经济和房地产业投资错配问题突出;二、过高的投资率尤其是房地产业投资膨胀,伤及国内储蓄池,降低了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增加了经济转型风险;三、国内投资充当外部冲击“防火墙”的功能削弱。

报告指出,2012年2月份以来,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持续下滑,这种势头一直延续到2014年头4个月。如果把这种态势放在两个边界逼近的框架下分析,可以认为,国际工业品市场的饱和及国内工业品需求不足,导致了中国工业品产能过剩。考虑到中国加工制造的工业化模式,这种产能过剩实际上意味着工业投资的巨大浪费,投资无效性是背后的问题核心。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投资进入长期中更加无效且风险巨大的房地产业。根据有关数据,2014年第1季度的商业和居住地产价格分别为8354元、7246元,分别比2010年第1季度上涨了39%和37%,2014年1月以来的房地产价格高位波动,预示着房地产市场膨胀边界的出现,市场的震荡风险开始显现。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