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社会老龄化日益加剧 拖累经济增长前景
资料图片:独居老人
参考消息网5月3日报道 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4月30日发表题为《中国的经济繁荣出现不利面:谁来照顾老人?》的文章称,32岁的张佳宁(音)在一个国际建筑公司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这份工作能让她经常旅行并在房价高企的北京拥有一所公寓。作为一名有前途的年轻专业人士,她过着上几代中国人无法想象的生活。
但近来在一个咖啡馆吃午餐时,张的思绪飘到了她的老家吉林省,在那里她61岁的母亲正在一个偏远的村庄里独居。
张佳宁说:“我总是想起我的母亲。她会发生什么事情?谁来照顾她?”
在中国,数以百万计的人经常思考这个问题。中国的领导人才刚刚开始面对这个国家的人口危机。联合国数据显示,将近2亿中国人目前年龄在60岁以上,其中大约一半是“空巢”老人。15年后,60岁及以上的人将占中国人口的约四分之一。
在过去,中国老人可以放心的是,当他们年老体弱、无法工作的时候,他们的孩子会照顾他们。但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和年轻人前往城市打工的趋势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养老模式。
《蹒跚的巨人:威胁中国未来的因素》一书作者谭宝信(蒂莫西·比尔德森)表示:“在老家生活的老人常常没有从自己的孩子那里获得赡养费。这不是什么令人高兴的事情。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
中国共产党似乎充分意识到这个国家正日益走向老龄化和变得脆弱,忽视老人是中国经济奇迹的一个不利的副作用。2013年,政府甚至感到有必要通过一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明确规定年轻后辈的赡养义务。
但和大多数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没有一个像医疗保险那样的保险保障措施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救助。它也远没有足够的养老院床位为那些体弱多病的老人提供照顾。
2013年中国国家媒体报道说,北京的一些养老院床位已经排到了100年后,某养老院的1100个床位目前已有1万余名申请人在排队等候。
因为工作原因,张佳宁不能常陪在母亲的身边。张佳宁说,她母亲目前身体状况良好,但万一情况有所改变,她必须在家庭和事业之间作出艰难的选择。
两年前,她注册了一个网站,希望将其打造成一个就养老服务和养老建议进行交流的地方。
张说:“在中国有很多广告提醒人们要照顾好自己的父母,但没有一个让人轻松获得帮助的地方。”
中国的老龄化危机也引起了美国和国际公司—包括一些高科技企业在内—的关注。其中之一是硅谷巨头、电脑硬件制造商英特尔公司。几年前,英特尔公司任命埃里克·迪什曼负责该公司的自主健康研究部。在过去的5年里,他和他的同事一直在和北京讨论有关在中国建立一个新养老模式的问题。
中国开发商已经在大城市里兴建大量老年公寓。迪什曼说,目标是设计一些这样的社区,让老人能够独立生活,而不是兴建大量养老院。这些社区会有“医疗保健网络”,由训练有素、通过数字化联系起来的家人和邻居来帮助处理老人的需求。只有当老人突发急病时,成本较高的医生和护士才会直接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