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解”中科院“十二五”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成果

15.01.2016  17:36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电 (王婧)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局长严庆15日在北京介绍中国科学院“十二五”期间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成果。记者对此加以梳理。

1.5万亿元——中科院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在支撑服务经济建设方面实现两个1.5万亿元人民币:一是使社会企业新增销售收入超过1.5万亿元,利税超过2200亿元;二是院所投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累计1.5万亿元,利税总额超过800亿元。

10亿元——中科院参加国家“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管理权)改革试点的4家单位取得良好效果,一年内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额超过10亿元。

2.6万项——中科院与企业合作开展了2.6万项研发课题,为1.5万家企业提供“四技”服务,即科技咨询、科技开发、科技推广、科技服务。

2000元——“十二五”期间,中科院实施一系列科技惠民示范工程。其中,“青藏高原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持续增收”工程使农牧民在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实现户均现金增收2000元以上。

275万小时——中科院科研仪器设备面向企业开放,服务机时超过275万小时。

1.6万个——中科院院属科研机构孵化科技型企业307家,创造就业岗位1.6万个。

3000件——中科院累计实施专利超过3000件,有效专利5年实施率约10%。

1381人——在大型企业集团兼任高级技术职务的人员中,来自中科院的人员多达1381人,此外中科院派遣科技副职近600人,派出科技特派员2000余人。

4800人——中科院聘请4800余位企业研发人员到院属机构担任客座岗位,吸引近2万名企业科技人员到中科院进修。

1.3万人——在中科院39个院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上,集聚了超过1.3万人的社会科技力量,累计完成转移转化项目超过4900个,孵化科技型企业超过1200个,为社会培训各类人才10万人次。

254人——为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共有254位中科院高级科技人员(研究院、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离岗创业,培养并向社会输送创业人才5168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