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三进三促”为非公企业发展添活力

18.08.2014  13:08
     仁怀市在推进非公党组织建设中,积极引领企业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履行敢于担当企业责任,促进农民增收、社会和谐、学生成才,有效提升企业服务能力,激活企业发展的新活力。

        进农村,促增收。通过开展村企联姻、共驻共建活动,构筑起村企互动平台,共同推进率先全面小康建设。一是促进农村产业发展,采取“1+2”、“1+N”结对模式,驻地企业围绕“产业带村、项目兴村”的帮扶方式,保证2家以上驻地企业帮村发展产业。目前,全市共计98家企业帮助66个率先全面小康村发展项目70多个,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二是促进农民致富增收,驻地企业通过牵手村党组织,协调解决用工难题,吸引农民入企务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切实帮助农村破解发展瓶颈,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三是促进村企双方共赢,村党组织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解决用水、用地等困难,并供应企业粮食和蔬菜,保障企业餐桌上问题。企业采取优先录用当地农民的做法,让农民收入有保障、发展有盼头,促进村企持续健康发展。

        进社区,促和谐。开展企业进社区活动,架起了社区居民与职工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促进社企和谐发展,丰富了企业文化内涵。一是促进民生事业发展,企业每年向社区捐助资金,解决“无钱办事”的根本难题,并通过慰问困难职工、“五保”家庭,资助困难家庭孩子上学等,让困难居民感受企业温暖。二是促进社会文明建设,通过开展“社企支部手挽手”活动,举办联谊会、企业党组织书记上党课等,让社区党员群众及时了解企业发展现状,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助推“四民社区”建设。三是促进社企和谐发展,共同开展“三讲两爱四感恩”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和职工文化素质,极大地减少或防止了各种违法乱纪等行为发生。截至目前,全市非公企业向28个社区捐助资金140多万元,修建文化广场2个,帮助“五保”人员108人,解决民生问题152个。

        进学校,促成才。开展企业党组织进学校活动,校企双方共同搭建学生成长平台,让学生安心读书、健康成长。一是投资办班奠成才。企业采取投资创办“同心”班的形式,帮助学习成绩好、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上学成才。如超一集团今年捐资100万元,兴办新一期“同心·超一·宏志班”,增招10名品学兼优的退伍军人子女上学。周林学校预计投资500多万元,创办“周林·同心育才班”,面向全市招收成绩优秀并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含低保户家庭、残疾人家庭、零就业家庭、农村二女结扎户家庭的子女)45人。二是赞助资金励成才。怀庄集团赞助仁怀教育发展奖励基金10万元,帮助贫困大学生圆梦校园,并为后山民族小学购买了300套《中小学生安全手册》。三是重点帮扶助成才。近两年,非公企业捐资50万元重点资助贫困学生上学,还捐款250万元帮助边远学校修建校舍,向学校捐赠价值50万元的电脑、彩电、音响、影碟机、饮水机、体育用品、校服、文具等。(陈飞  张贵永)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高速公路新建20191011)
依据《行政许可法》和《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贵州省成品油市场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审核,以下拟建高速公路加油站符合《贵州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规划布点(2018-2020)》 ,商务之窗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投资主体变更20191011)
现对拟变更投资主体和重新核发《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商务之窗
关于促进贵州农产品市场销售项目拟奖补企业的公示
为充分发挥餐饮业对贵州农产品的消费扶贫作用,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