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五年投入250余亿元建成3000余所农村寄宿制学校

16.10.2016  01:35

  关岭自治县顶云办事处龙洞小学招生覆盖了周围23个自然村寨,其中最远的要数茅草坪村,除去坐车的路程,孩子们上学还要走来回近10公里的山路。

  今年已经14岁的杨小封还在读五年级,她住的茅草坪村离学校远,刚开始读书的时候没有住校,学业断断续续,用了五年才读完一年级和二年级。“孩子住校后,学业稳定多了,成绩一直排在年级前五名,家长也可以放心了。”校长雷志告诉记者。

  对于山高坡陡、居住分散的贵州而言,寄宿条件不足曾经是制约农村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因为上学路途远,学校无食宿,很多学生或投亲靠友或租住民房,这样既不利于学校管理,存在安全隐患,也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还不利于控辍保学。”雷志说。

  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2011年全省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588万人,其中有300万左右学生需要寄宿,而当时仅能满足116万名学生寄宿。

  为加速补齐农村义务教育“短板”,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攻坚工程,并于2011年7月出台《贵州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攻坚工程实施方案》,  明确了建设目标任务。此外,设立了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每年2.379亿元),同时,统筹安排义务教育阶段中央和省级相关资金,支持各地强力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五年来,我省累计投入资金250余亿元,建成3000余所农村寄宿制中小学、400余万平方米学生宿舍、1.49万个学生食堂、13万套乡镇教师公租房(周转宿舍)、2629个农村标准化留守儿童之家、1116所学校少年宫。新建、改扩建191所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完成治理238所受地质灾害威胁学校,建成64所县级特殊教育学校。

  据统计,至2015年底,全省农村初中生、小学生寄宿率分别为70%、30%,较2010年分别提高了22和24个百分点。

  我省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它改善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优化整合了农村教育资源,提高了农村办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它改变了农村教育“散、小、差”的办学模式,降低了教育成本。

  此外,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大力建设,也满足了广大农村中小学生和留守儿童“上好学”的需求,让广大学生告别了起早贪黑、翻山越岭之苦,让他们“吃在学校解食忧、住在学校受关爱、学在学校长知识、乐在学校感幸福”。同时,解决了教师的“蜗居”和走教之窘,优化了农村的教师队伍。

  2016年,我省继续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将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作为该项工作的重点项目,作为全面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和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着力在乡镇(或片区)加快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完善各类功能教室和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加强学生生活设施建设,配足健全宿舍、食堂、医务、厕所、洗浴等必需设施。切实改善寄宿学生吃、住、学、乐基本条件,让每一个农村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目前,全省已下拨中央和省级资金近43亿元,支持各地新建、改扩建“全面改薄”项目1400余所,其中,建设和完善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1000余所。目前,已完工项目学校650余所。(方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