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著名编剧作家欧阳黔森谈“当代文学与影视”

16.10.2014  14:16

10月15日下午,省文联副主席、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欧阳黔森作客我校,在我校田家炳三楼多功能厅为我校文学院、国旅学院、教科研研究生作“当下文学与影视创作”的学术讲座。校党委书记韩卉、校研究生处处长、文学院教授谢廷秋现场聆听。

在对欧阳黔森作简要介绍后,韩卉对其为我校师生带来的文学滋养表以感谢和欢迎。并希望到听学生在讲座中走进当下文学与影视,增长知识,深爱文学。

欧阳黔森在讲座中说道,文学和语言,一个是语言的艺术,一个是靠镜头的艺术来表现,是视听艺术。改编的难度就在于编剧是不是真正地理解了原作者的很多意图,以及原著巧妙的地方或者说精髓的部分是不是丢失了,这是考评电影改编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准,也就是说对原著丢失了多少或者保存了多少。

作为文学艺术或影视艺术,总的来说要体现真善美,要挖掘人们对人内心的思考、对社会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而近几年来我国的影视发展却印证了我国的文学和影视的接轨存在很大问题,在国内,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有的剧本、片子已经形成了一种流水线操作,质量不算太高。有的则是根据制片人、电视台或发行公司的要求,我想做成什么样你就得编成什么样,已经形成某种套路,制作出的作品很多似曾相识,缺少创新。那种作家个人对生活的体验或是积淀,尤其是优秀作家对生活独特的思考没有了,因此很难让观众有心灵波动。

艺术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需要典型化处理,需要有普遍性。从精神层面讲,一个伟大的作家或者剧作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思想家,要对人的精神层面有思考,有理解。要做到与时俱进,知道自己的时代责任是什么,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具备“深度、广度、温度”三度。现在很多人写一些表象的、表皮的作品,正是缺乏了这“三度” 。一个作品如果缺乏这三样,就没有灵魂了,不可能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所以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能够给剧本提供一个很好的蓝本、原材料与内核。

欧阳黔森还说道,武力和经济侵略并不十分可怕,可怕的是文化的浸透。历史鉴证了文化的穿透力、影响力。文化持久而深远强大,只有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接受中华文化,并被中华文化所具有的灿烂的辉煌的强大的魅力所感染,这样中华民族才能真正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谢廷秋听完讲座后说,“我曾到欧阳老师的工作现场观演,看到他在工作上的敬业和执着,对每一场戏认真严谨的态度,甚为敬佩。而欧阳老师能让那些平淡无奇的故事改编成生动吸引人的文学才华更是让人佩服。

欧阳黔森是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贵州省青联副主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一届全国青联常委。先后发表长、中、短篇小说400余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雄关漫道》《非爱时间》《绝地逢生》等;出版中篇小说集《白多黑少》、短篇小说集《味道》等10部作品。他的长篇小说获得过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短篇小说曾获“蒲松龄短篇小说奖”。2005年被贵州媒体评选为“贵州文学先生”。其组织创作生产的9部影视剧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全军电视“金星奖”及贵州省政府文学奖一等奖等奖项2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