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圈子“圈”住了吗

30.11.2015  15:33

贵大新闻网讯(记者团 王名润 娄英洁 姜技芩 报道) 别让圈子阻隔了心灵的交流、疏远了情感的距离,正如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在诗中所云:“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广袤大地的一部分。”走出圈子,联系彼此,你将得到全世界的“熊抱”。

圈子是归宿还是隔离

寝室圈

另一个家

上大学之前,家是我们温暖的港湾,是坚实的臂膀;上大学后,寝室则代替了曾经的家,一间房,六个人,即是一个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一样的生活习惯,也会有玩得比较好的人。整体来说,我对这个寝室很满意。”王叶同学这样描述自己的寝室。作为独生女的她,习惯了依赖别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希望有一个人能陪着她。远离他乡来到贵州,以前的好友也分散各地。初来贵大,她每天中午都要给妈妈打电话,晚上要和高中好友聊到深夜才入睡。慢慢地,她习惯了这种用电话维系情谊的生活。不过,让她感到满足的是,在寝室里也有和她一样的人——孟莹。她俩都来自东北,有着相似的生活习惯:不爱吃辣,讨厌鱼腥草熏人的味道,喜欢有个人陪在身边。自然而然,她俩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王叶说:“其实我们寝室六个人的关系很好,但让我觉得很安心的是孟莹的陪伴,也许是我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吧,彼此都很依赖对方。

回忆在这一年的相处过程,她们寝室有过开心也有过不快,但孟莹至始至终都陪在她身边。“上个月,孟莹去练车考驾照,很少有时间在寝室,那段时间我很不习惯。”其实在王叶眼中,她的五个室友对她都很好,但她和孟莹有着属于她们的世界和活动圈子。“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和其他室友的关系不好,我们依然是一家人,会一起分享每个人的生活,一起开心打闹,一起聊聊八卦,只是说在这个大环境里面,我和孟莹会有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立于其他人的空间与圈子。”她如是说。

寝室圈的“裂变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名95后男生,他与最好的朋友不在一个寝室,好友在隔壁寝室。进入寝室之后,他只干三件事,洗脚、开关电脑和睡觉。他说,进入大学之前,他没想过宿舍关系是怎样的,父母曾经试探性地让他注意一下,别出现“马加爵”了,他一笑了之。

有人说,寝室圈内混不好的人,他们不是自私,也不是自利,更不是爱狂。他们只是比较独立、自强、不随波逐流,仅此而已。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法学院的张黔永同学说,“同在一个屋檐下,大家性格各异,也许在这我们也会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成为好朋友,归入自己的‘圈子’,即使不会,也不能因此影响大家的感情,要慢慢学会包容别人。”我们无法自主选择寝室,但我们可以选择跟谁交朋友,可以选择自己的圈子。”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圈子’,不要试图去破坏这个平衡,待在那个本应属于自己的世界才会有舒适、自然的感觉。虽然同处于一个共同的生活空间,我们也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和别人一样去生活,只有活出真正的自己,你才会知道什么适合你,也才能找到和你志趣相投的人,慢慢觅得真正的快乐。”公共管理学院的王乔同学感慨地说。在生活中,她是个坚持独立思考的人,但她在寝室却没有很交心的朋友。对她来说,寝室里的人仅仅是住在一起的人,而非朋友。因此,一般在寝室里她不会和室友倾吐自己的心事。据她陈述,在寝室,她们都是自己做自己的事,也不会多说什么,班上通知的事也不会互相转告。“你要是看到消息就知道,看不到那就是你自己的事,没有谁会关心别人的利益。”慢慢地,她们已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宿舍圈似乎已经分裂。

从心理学上来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特别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相处在同一个空间里,需要的是耐心与相互包容。“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审视生活,才能真正走出个人狭隘的小圈子,拥抱阳光。敞开心扉,接纳他人,才能搭建沟通世界的桥梁。

社团圈

和中学生不同,大学生不再只是过着“寝室——教室——食堂”这种三点一线的生活。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社团和学生组织构成了大学校园里的一道道亮丽风景。

大学的课程安排不像中学那么紧凑,课外时间比较宽裕,再加上大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加强,大学生一般会选择加入不同的社团和学生组织,从班级、寝室这两个圈子中走出来,交叉到其他社团圈子中。有的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社团,多是为了寻找更多和自己兴趣相同的小伙伴;有的人则根据自己所学专业,抱着锻炼专业能力的心态加入社团。

经过了一年在社团里的“摸爬滚打”,人文学院2013级康后逊同学感觉自己的性格要比之前开朗得多,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但是她在社团里能体会到的集体乐趣感并不强。她和一名同班同学在同一个部门,除了和这位同学关系比较好之外,她和其他社团成员之间其实不是很熟,她没有真正地融入到社团这一个大圈子里,原因何在?

大圈底下藏小圈

首先,因为成员的志向和分工不同,所以很多社团都会分为多个不同的职能部门。部门的选择通常是根据成员自己的意愿决定,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同一个部门的部员们还是比较志同道合的。再加上在一个部门内部进行的活动,一般都由部员共同完成,所以,大家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会比较强烈,当然也比较容易融入部门这个圈子。

其次,在这些人数不一的部门中,尤其是校级社团,每个人所在学院、班级和专业几乎都不尽相同,所以,如果部门内部有和自己同学院、同专业,甚至同寝室的人,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处于两个或多个圈子的交集者都会不由自主地在各种分组活动中凑到一起,于是,感情升温,默契度上升——圈子形成。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独立个体,有和大家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和人生选择。“道不同,不相为谋”,一群性格迥异,兴趣爱好完全不同的人很难凑到一起,共同语言更是少之又少,粤语俗语中“鸡同鸭讲,眼碌碌”调侃的也正是这种情形。因此,大家都会选择和自己性格相似,能聊到一块的人作为共事的伙伴。这往往也是人们能成为好朋友的重要原因之一——谁都愿意和自己频率相同的人交往,谁都喜欢一拍即合的默契感和认同感。

然而,这些并非是圈子形成的所有原因,这里也并不是圈子的“终点”。

每年,校园里都会有各方面的优秀评选,此时,不管是在班级还是在社团组织内部,气氛都会有些“微妙”。以每一位竞争者为中心,会形成很多个暗藏在大圈子之中的小圈子。这样的圈子可能是上述的小圈子中的集合,也有可能是其中一个圈子的子集合。不管人数的多少,这样的圈子相对于前两种圈子来说,成员的稳定性和凝聚性都比较强。与此同时,这些圈子之间存在着各种前两种圈子没有的竞争——有竞争才有动力,但如果竞争过了“”,那么这些圈子就极可能造成其所在整体的不兼容。

这与美国管理学家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提出的非正式组织理论相似。非正式组织是人们在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这些群体不受正式组织的行政部门和管理层次等的限制,也没有明确规定的正式结构,但在其内部也会形成一些特定的关系结构,自然涌现出自己的“头头”,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为此,管理者可以通过工作团队小型化,保持内部人员的多样化、差异化,培养团队协作型文化等方式来解决此类问题。大学社团和班级的管理也可借鉴这种方法。

小圈子是好还是坏

上述圈子,不管你是否看到、感受到,也不管你是否承认,它们都真实存在。不仅如此,它们的存在还造成了一些后果:就学生个人而言,有的学生就在这一个个圈子之中徘徊不定,犹豫不决;有的学生就只想固定在其中一个圈子里。就集体而言,小圈子的存在无疑是打击集体团结的“定时炸弹”。

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吗?对此,人文学院中文系的王秋同学认为:圈子的存在很正常,每个人都会有几个好朋友和很多普通朋友,性格相似的自然会比较投缘,关系也比较好,没有必要和每一个人都成为好朋友,这也不现实。另一方面,社团分部门这种情况也是为了在组织活动的时候分工更加明确,使大家和工作更有秩序和效率,这种圈子其实有一定的好处,但如何防止圈子间内部的“分裂”,这就需要社团管理者的智慧了。

大家选择走出寝室,走出班级,肯定就想要认识更多人,对大学生活有更多了解。但是,为了克服许多未知的、陌生的、即将出现的情况,为了减少自己潜意识中隐藏着的畏惧感,我们往往会选择和熟悉的人或事。于是,我们就在无形之中把自己禁锢在了一个被熟悉感包围的圈子里,不敢越雷池一步,进而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表面上,我们融入了一个由自己所熟悉的人组成的,满是熟悉感、温馨感的集体,但其实在这个集体的周围,产生了一道防线,这道防线将“圈里”、“圈外”明确区分。久而久之,躲避、怕生就成了自己给自己建造的壁垒,难以攻破。

在这一个个小圈子里,我们看似保护了自己,其实阻碍了自己;看似融入了集体,却也疏远分裂了集体。“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我们的初衷是走出圈子,而不只是从这个圈子走向另一个圈子;我们的初衷是走出狭隘,而不只是从这种狭隘走向另一种狭隘;我们的初衷是融入一个新的集体,而不是成为分裂集体的“炸弹”中的一员。

“互联网+圈子”意味着什么?

分类社交悄然兴起

互联网的兴起,社交网站的出现,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为方便,但随着虚拟交际圈的不断发展壮大,不同的人对此有了不同的分类。

管理学院的李东辉同学常常“混迹”于三大社交平台:QQ、微信和微博。刚刚踏入大学校门,他一口气加入了4个社团。于是,各种各样的新生群、社团总群、部门分群、通知群、闲聊群等出现在了他的QQ列表里。很多同校、同班或者同社团的人或通过群组、或是账号查找的方式请求他加为好友。而他则会将不同的人归类分入不同的QQ分组,例如“相约贵大”分组里的是同校的普通朋友,甚少联系。“贵大,我们一起”的分组是有着共同地域关系纽带的老乡。“我们的贵大梦”则是有着共同奋斗目标的好友,多数来自同一个社团。同是与“贵大”相关,却在李东辉心中有了不同的划分,有了不同的“圈子”概念。

相较于QQ上将近500人的“热闹盛况”,李东辉只有近百个好友的微信明显“冷清”得多。但他坦言,微信上都是他在现实生活中关系比较铁的朋友,可以畅所欲言,发的心情也无所顾忌。“我现在已经很少在QQ上更新动态了。”他解释道,“因为人太多,就算发状态也常常会设置权限。”然而,李东辉并不是在排斥“陌生人社交”,他微博上有263个粉丝,其中只有不到三成是熟人,其他人则完全陌生。据观察,李东辉在2014年7月到12月期间共发表原创微博221条,QQ上有89条,然而在2013年同期,数据却正好相反,他在QQ上有245条说说记录,而在微博上只有28条。“在网上,‘半生不熟式的社交’才是我所不习惯的。”李东辉一语道破,“熟人了解我,对我的生活感兴趣,我在意他们。陌生人对我不甚了解,只是我生活的匆匆掠影,无需在意,而半生不熟者介于两者之间,极其尴尬。

诚然,“互联网+时代”的来临,WiFi网络全覆盖,让地球村“村民们”的联系更为方便快捷,五洲四海更是“触手可及”,人们为能连接世界上所有的人感到兴致勃勃。但现在,人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与之前截然相反的现实:其实联系所有人并没有那么有趣,人们最终还是和趣味相投的人走到了一起。

事实上,从人人网到微博、微信,都是以建立圈子为核心的。但是,当下人们对社交的需求开始变得更为细致和精确,普通的社交功能难以满足这种需求,这就为一大批垂直社交工具打开了窗口。于是,通过一个群体的共同特点建立其特有的社交网站成为大量中小网站的发展模式。文艺爱好、车友驴友,都是垂直网站的发展根基。

最著名的垂直类社交网站恐非豆瓣莫属。凭借着经典的读书、电影和音乐应用,豆瓣网上汇聚了众多文艺青年。简单的读书、电影和音乐应用引起了一个又一个的话题,而众多的话题凝成一个个的圈子,所有的圈子则最终汇成一个大的网络,也就成就了豆瓣网。工商管理专业的穆鑫岩同学对此很是青睐:“在这里,汇聚的都是文艺范儿。

现在,诸如驴友聚集地的“捡人网”、秀爱宠的“遛遛”、陶醉于唱歌的“唱吧”,还有“食色”、“小恩爱”等垂直分类社交网站或App正逐渐流行,不少App甚至曾一度冲上AppStore的首页。分类社交正在成为一个互联网趋势,专供某一类领域发烧友聚集的软件还会越来越多。

线上线下,谁与争锋

社交软件开发者对消费者的社交需求精确划分,不仅颠覆了此前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原生态社交,而且进一步将人们的生活分成不同的“圈子”,这对大学生的线下生活有何影响呢?

据2014年10月3日《扬子晚报》报道:开学不到一个月,南京某高校的大一新生小徐竟抑郁了。原因之一是宿舍晚上断电,爱熬夜的舍友们捧着手机网聊、打游戏,忙得不亦乐乎,小徐非常郁闷,感觉被孤立了,无法融入大学的集体生活。

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一项95后大学新生调查显示,45%的大学新生最担心人际关系,39%的90后大学生表示存在人际关系问题。专家分析,随着智能手机依赖症的“普及”和低龄化,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的矛盾会变得突出。大学生习惯了线上社交圈,却对身边人“视而不见”。“一般在网上聊得很high,一见面却变成了自闭症患者。”在网上,这一条“95后标签”被疯转。诚然,我们不能给所有的95后贴标签一概而论,但是这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线上圈子正在对线下生活产生冲击,又或者说是网络社交对现实生活的“蚕食鲸吞”。

我大一军训完就买了电脑,之后就基本泡在网上。”大二的向康明同学说他的室友也一样,“大家上完课回来,电脑一开,就各玩各的了。有时玩high了甚至直接翘课继续‘奋战到底’。”在他们寝室里,有人喜欢网络小说,有人偏爱LOL,有人喜欢NBA。“平时都是小圈子一块玩儿”,甚至更多时候,“各自为政”。

在现实生活中,向康明并不愿和别人谈论自己。他说:“不是每个人都对你的事情那么感兴趣,所以我不太愿意跟别人交流自己的内心想法。”但是,与向康明不同,法学院的孟军同学喜欢在微博上“自我纾解”,他说,他期望“有心人”的关注。

然而,“有心人”总是很少,孟军很多状态的评论为零,甚至连点赞也很少。“有点自娱自乐吧。”他说。

是什么让大学生对线上圈子情有独钟?社会学家分析,人们选择圈子,主要是为了增加身份认同与获得安全信息两个需求。据此分析,一方面,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上网随时随地成为可能,给人一种always online的感觉。即使现实生活中种种原因导致无法激活、维系人际关系网络,如今却有一切尽在手中的幻觉,而且线上的“圈子”光怪陆离,哪怕足不出户,只要用手摇一摇,没准就能“一呼百应”。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游戏作为“最坚实的后盾”,抚慰现实生活中的焦躁,缓解不安。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们面对、接收的信息将越来越繁杂,如何在浩如烟海的资讯世界里不至于迷失方向、打断自己的节奏?融入“圈子”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利用线上圈子资源获得和更新自身需要的信息所付出的成本似乎更低,也更高效快捷。

【责任编辑:谭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