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 扩大对外开放水平

23.09.2015  11:31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要求,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机制创新、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取得了系列成果。按照省委组织部的安排,我今年参加了国家行政学院西部地区领导干部第12期培训班学习,培训期间,专门安排了赴上海考察自贸区建设和发展情况,感受了自贸试验区开发开放的程度和以开放激发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活力,留下了深刻印象,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对“守底线、走新路、打造升级版”、加快贵阳对外开放步伐,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一、上海自贸区的基本情况

  上海自贸区于2013年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包括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面积28.78平方公里;2014年12月又新纳入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和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面积扩展到120.78平方公里,新纳入区域于2015年4月27日正式揭牌,自此构成2.0版的上海自贸区。

  先行先试的改革试验田。上海自贸区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立足国家战略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更高层次推进改革开放的积极尝试,其宗旨和目的是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是深化改革的“试验田”,其要义在改革、在试验,同时要配合“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可复制、可推广,是中央对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基本要求,与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区仍有一定区别,与我国现有的保税仓库、保税物流中心、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等同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将给予更大的开放度,是综合保税区的“升级版”。近几个月,仅在贸易便利化方面,海关新推出8项深化自贸区改革的创新举措和8项支持科创中心建设的具体措施,检验检疫推出“十检十放”、“先进区、后报检”等24项改革举措,并上线运行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1.0版,300余家企业登记注册并可办理业务。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平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如监管缺失和监管过度并存、开放领域有待拓宽等。建设上海自贸区,是探索建立开放型经济体制所要求的管理机制的重要平台,通过系列政策变革,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创新利用外资管理体制,最大限度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采取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模式,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从而推动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改革,推动国际贸易合作、扩大金融开放、加快建设和完善枢纽型、功能型航运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

  以开放促进改革的制度创新。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是以“开放红利”激发“改革红利”的有利契机,带动金融、税收、贸易、政府管理一系列政策变革,解决中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开放的深层次制度性问题,促进政府重新界定自身职能,实现制度上的创新,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培育中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今年以来,提出的6个方面37项制度创新任务中,完善自贸区管理体制等6项已完成,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制度等14项取得阶段性成果,推动金融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等17项正加快推进。

二、上海自贸区的发展优势

  建立国家自由贸易区,将第一个“试验田”战略性地选择在上海,得益于上海发展起步早、速度快,集全国的经济、金融、科技于一身,无论经济水平、金融发展和技术含量都可以与世界航运中心相媲美,又得益于国家层面的政策关怀,必将促进本地、我国以及世界贸易的发展。

  优越的区位基础和地缘优势。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金融服务业在全国居于龙头地位,国际化程度也首屈一指,世界500强企业大多在上海设有分支机构。上海也是名列世界第一大港的国际航运中心,具有20多年综合保税区的开放试点历史,国际贸易中心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基础能够提供贸易支持与金融服务,并具有沿海沿边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发达的交通、港口、航空等运输能力,在最短时间内体现扩大开放的试点效果,为经济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

  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支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建立上海自贸区纳入国家战略,国务院制定并公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总体方案》,给自贸区发展赋予了很大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发挥好试验区辐射带动作用,抓紧复制和推广试验区改革成果,扩大辐射和溢出效应,使制度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李克强总理要求把上海自贸区建设成为在新形势下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标杆和引擎。国务院各部委先后出台了为自贸区制度创新松绑的各项举措。比如在金融改革方面,人民银行30条、银证保21条,为上海引来了更多的外资银行,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全面深化改革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基本形成和具备自贸区建立的制度框架支撑,主要包括: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形成更加开放透明的投资管理制度;深化贸易监管制度创新,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深化金融制度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加大自主改革力度,拓展改革试点新领域;探索完善行政公开透明制度、公平竞争制度和权益保护制度。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改革,依法创新成为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的特点。

 三、上海自贸区经验对扩大贵阳对外开放水平的启示

  学以致用、知行并进。上海自贸区一年多的实践探索,已经产生了很多好的做法,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就是要学习解放思想的力度、扩大开放的模式、创新体制机制的做法,转变政府职能的经验,力争把贵阳综保区、贵州航空港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内陆自由贸易园区,为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升级发展开辟新路径。

  启示一:解放思想、树立新的开放观是扩大贵阳对外开放水平的基础前提。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正是超前的思想解放、大胆探索、开放创新、改革实践,上海自贸区在先行先试中取得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阶段性成果。就后发赶超的贵阳来说,综合保税区、航空港经济区要构建成国际水准的开放示范区,要主动把贵阳放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中去思考和谋划,紧紧围绕“守底线、走新路、打造升级版”的目标和路径,运用辩证思维和底线思维谋划经济发展。要重新审视新常态下的省情市情,准确把握呈现出的近海、近边、近江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走发展新路的重要内容,以开放倒逼改革、以开放促进开发、以开放支撑发展,提高经济外向度,奋力撕掉贫困落后的标签。要以干事创业的壮志豪情、奋发有为的创业激情,积极开展投资、金融、贸易便利化等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全市体制机制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由注重事前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对市场主体宽进后的过程监督和后续管理。要加快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建设,构建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保区、航空港经济区“四轮驱动”开放格局,提高承接产业转移功能,用好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等对外开放重大战略平台,着力消除开放领域中体制机制障碍和壁垒,优化简政放权、贴近市场主体服务的政务环境,在对外开放格局、外资引进、外贸进口拓展、重点领域开放联动上实现新突破。

  启示二: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是扩大贵阳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上海自贸区积极贯彻“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努力实现自贸区建设与“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度融合。贵阳市应充分借鉴上海自贸区的经验,紧紧抓住贵州进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重大机遇,精心制定对接国家战略规划的实施方案,大力实施开放型后发赶超战略,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搭上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快车,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拓宽大通道,发挥以贵阳为中心贯穿东西、沟通南北、便捷对接周边城市的“”字形交通网络优势,围绕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信息为支撑的对外通道体系,用好开通的黔深欧国际海铁联运班列、中欧班列,主动对接蓉欧、渝新欧国际铁路,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临空经济区,完成贵阳航空口岸改造,使立体交通建设与“一带一路”无缝对接、全面嵌入。构建大平台,加强同欧洲、东盟、瑞士等交流合作,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株潭等经济区合作,加强与重庆、深圳等产业合作和贸易发展互动,拓展京筑创新驱动区域合作,深度推进对外对内开放水平。聚焦大产业,加强国际贸易、加工贸易、高端服务业、现代金融业、大数据产业、大健康医药等招商力度,加快推进《中瑞自由贸易协定》贵阳示范园、贵阳无水港和电子口岸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拉近与世界的距离,闯出一条对外开放新路,使贵阳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节点城市。

  启示三:培育投资贸易便利化营商环境是扩大贵阳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依托。上海自贸区对外商投资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积极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创新监管模式进行了有效探索。贵阳综保区设立以来,始终将政策创新作为提升发展优势的重要抓手,抢抓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机遇,积极争取改革试点,释放“改革红利”,打造政策高地,梳理出可落实和争取政策工作8大项24小项,并纳入市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推动实施。“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贵阳综保区和贵州航空港经济区应借鉴上海实践,外商投资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投资管理领域、贸易监管领域、事中事后监管领域复制推广试验成果,创新贸易发展方式,积极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发展离岸贸易、租赁贸易、大宗商品交易、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业务,用好9项外汇改革先行先试政策,着力抓好境外资金投资综合保税区建设、跨境股权投资、开展海外承包工程公司间境外外汇调剂、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新模式等4项全国首次试点外汇政策。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监管创新措施,实施好简化无纸化通关随附单证、批次进出集中申报、智能化卡口验放、保税展示交易等4项海关监管创新措施,以及进口货物预检验制度、检疫分线监督管理模式、动植物及其产品检疫审批负面清单制度等3项检验检疫监管创新措施,积极推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区域通关一体化等措施,努力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

  启示四: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是扩大贵阳对外开放水平的根本活力。上海自贸区强大的金融支撑和金融改革举措是其取得改革发展成效的不竭动力。同样,贵阳综保区和贵州航空港经济区的投资贸易便利化都离不开市场化的金融环境,要依托贵阳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一步落实金融制度创新,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到贵阳进行金融创新,积极推动资本市场支持综保区、航空港经济区建设实施细则的出台,建立金融改革创新与贵阳国际金融中心、综合保税区、航空港经济区建设的联动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按照规定进行境内外双向投资。争取引进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区域性总部和功能性总部,扩大总部聚集优势。积极引进专业性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公司、期货公司和外资银行在筑设立分支机构。全力打造地方金融控股平台,打造根植本土经济和引领地方金融发展的金融控股公司,打造科技金融专营机构,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加快发展科技融资担保机构,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集聚互联网金融各类业态。树立防控风险的“底线思维”,深化行政法制领导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法治环境,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法治监管,确保防控风险落实到位,尤其要高度重视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推动综合保税区、航空港经济区金融安全网的建设。

  启示五:强化人才队伍和能力建设是扩大贵阳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保障。“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创新发展的根基。上海自贸区的成功实践离不开优秀的人才队伍以及紧跟发展需要的能力素质和培训。对于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的贵阳来说,要想在综合保税区、航空港经济区建设上走出成功可持续的路子,迫切需要大批中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要按照“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围绕大数据与信息产业、医药健康、现代金融等十大引领性产业,精准引进、培养、使用人才,加强人才资源政策研究和规划,根据贵阳综保区和贵州航空港经济区发展战略,确定人才需求目标,把保税区和航空港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发展规划,实施“筑巢引凤”和“黔归人才”计划,把保税区和航空港紧缺急需人才纳入我市人才引进指导目录,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引进人才,依托综保区和航空港经济区建设,促进入区项目与集聚人才相结合。实施创新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等系列具有本地特色的人才培养项目,培养和增强各类人才参与国际贸易的竞争能力,强化对自贸区业务的学习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素质,做到人岗相适、用当其时、用当其位,发挥人才最大潜能。大胆使用改革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推行“跟单服务”,优化流程,全程负责,用“人才红利”释放改革红利、发展活力,服务开发开放战略。优化提升国际人才城功能,营造有为有位、拴心留人、重才敬才环境,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扶持体系,落实引进人才的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安置,参加专家评选和政府奖励等特殊政策措施,着力优化人才结构和质量。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学习借鉴先进,就是要发挥“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意识和精神,发挥利好政策作用,增强后发赶超的底气、弯道取直的决心、对外开放的信心,以“守底线、走新路、打造升级版”为统揽,将各种有利条件和因素转换为贵阳发展的动力,努力实现贵阳发展历史性新跨越。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高速公路新建20191011)
依据《行政许可法》和《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贵州省成品油市场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审核,以下拟建高速公路加油站符合《贵州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规划布点(2018-2020)》 ,商务之窗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投资主体变更20191011)
现对拟变更投资主体和重新核发《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商务之窗
关于促进贵州农产品市场销售项目拟奖补企业的公示
为充分发挥餐饮业对贵州农产品的消费扶贫作用,商务之窗
杨明凤二级巡视员赴从江县开展商务扶贫工作调研
   为贯彻落实省纪委夏红民书记在省直部门支持保障商务之窗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快速干道新建20190916)
依据《行政许可法》和《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贵州省成品油市场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审核,以下拟建快速干道加油站符合《贵州省新增道路加油加气站规划布点(2018-2020)》 ,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