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拒继续赡养 黄昏恋老人闪婚闪离

12.04.2015  11:47

手握结婚证和离婚证,两位老人自称心里五味俱全难以言表。

2月14日上午,既是传统元宵节又是西方情人节,珊瑚公园渝中区婚姻登记处,前来登记结婚的新人排着长队,热闹非凡。上午10时40分,一对手挽着手的六旬夫妇打破了离婚登记处的宁静,也引来一旁等待领证的新人争发感慨:“我们忙着今天扯证,他们却选择今天来离婚……

照相、办证……面对年轻人的唏嘘,这对老人沉默不语。工作人员仍觉奇怪,大多数分手夫妻离散时脸红脖子粗,但这对夫妻却是:男子手挽着女士,两人依偎在一起,没有怨恨,反而看上去有些恩爱。

她要离,我就怕离了婚,她不要我了。”男子在工作人员指导下,颤抖着双手,眼里有泪花,停顿了两秒,还是把名字签了上去。一旁老伴儿不停地宽慰:“今后,我们还是生活在一起,相互照顾。做不了夫妻,我们就做情人。

女子卷曲长发,身着红色棉袄,眼睛视力看上去不太好。男子始终挽着她的手,牵着她。两人办完离婚手续后平静离开大厅。工作人员证实,整个上午,他们是唯一一对离婚夫妻。

走出婚姻登记处,这对夫妻没有各奔东西,仍是手挽着手。“老秦啊,想开点,今天是元宵还是情人节,虽然我看不见,但是我还是能带你逛逛解放碑。晚上我就陪你回广安,我们还是像以前那样过。

重庆晚报记者了解到,这对朴素老人,去年5月20日登记结婚,今年2月14日离婚,不到一年可以说是闪婚闪离,在许多年轻人看来,很潮,很前卫。

他们为什么要离婚?为何又要做出“离婚后我们还是生活在一起”的承诺?16日,重庆晚报跟随他们回到四川广安家中,了解到一对黄昏恋老人面对现实的无奈选择。

子女态度让他们伤心

16日下午,秦茂万、王秋兰一起来到儿子龙儿(化名)家。“他和孃孃结还是离,我从来都不管!”龙儿对父亲再婚的态度有些冷淡。老秦只能用沉默和叹气来回应。

老秦说,他和王秋兰刚认识时,也曾征求过儿子的意见。“我说如果以后结婚到重庆去了让他来看我,他回答说要得。”王秋兰的大女儿觉得老秦是个朴实勤快的人,支持母亲再婚。老秦和王秋兰都觉得有了双方子女的支持,他们的婚姻一定会很幸福。

但现实却出乎意料。今年春节前,老秦摔伤了脚踝住进医院,他儿子龙儿除起初两天给他送了两顿饭外,就再也没来看过他。住院第三天,老秦给王秋兰打电话:“我以为儿子中午要给我送饭,但一直没送来。儿媳妇说,有了老太婆就让老太婆管我。

听到老伴的话,王秋兰又心痛又生气:“如果今后老秦生病住院或有个三长两短,我一个瞎老太婆,啷个能照顾他嘛?”王秋兰说,他们选择离婚,主要就是想向子女表明:老人病了或伤了,子女有赡养责任,不能将责任扔给老伴。

婚前明确儿女义务

市妇联婚恋专家李安娜表示,面对父母再婚,儿女往往有这些顾虑:一是担心财产问题,二是担心年轻一方变成保姆。建议老年人结婚前,应该当众跟子女说清楚这些问题,比如对双方婚前财产进行公证,做好分配处置。遇到老人生病住院,用书面约定明确双方儿女的赡养义务,这样可有效避免日后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