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勇副厅长在全省民族高中校长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

03.11.2014  17:05

  2014年9月25日


各位校长、同志们: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我们在素有贵州南大门、西南门户之称,全国花灯艺术之乡美誉的独山县,举办全省民族高中校长专题培训班,这是我省民族教育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开班仪式后大家要聆听专家的讲课,实地考察学习,交流教育思想,共话治校之策。我在这里讲四个问题。


  一、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以团结、发展、融合为目标,传播民族的先进传统文化,打造中华民族统一完整的中国梦。


  从事民族教育,首先你要搞清楚我们党正确的民族观是什么?弄不清这个问题,你的工作就可能会有偏差。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当今的国际形势,全世界范围各民族之间“独立”和“分裂”的暗流愈见汹涌,乌克兰在闹,英格兰和苏格兰也在闹。所以说,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新疆、西藏等民族地区也不平静的时候,从事教育工作,从事民族工作,都要时时刻刻地思考我们的民族观是什么?什么样的民族观才能让整个中华民族长治久安?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如果我们没有站在这个角度看问题,有的事情就会看不准,有的政策就会理解偏差。我举一个例子,在一次教育部的会上,其中一个省份的同志谈到他们的民族教育抓得好,大力开展少数民族的语言教学,有的民族有两三种语言,有些已经消失,现在都把它们挖掘出来了在学校里教。大家听后都很愕然,难道双语教学是要我们的少数民族孩子,更好地掌握本民族的语言,甚至是方言或消失了的语言化石?我们的民族观要以团结、发展、融合为目标。民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产生于特定的历史阶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演变,依其自身的规律起源、发展和消亡。民族不是固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最终都是要融合到一起的。经济领域地球都成“村”了,文化领域逐步打破界线、融为一体也是大方向、总趋势。要历史和发展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校长,头脑要清醒,虽然来自不同的民族,但是在中国,大家都是中华民族。要防止大汉族主义,也要警惕过度强调各个民族间的差异和区别,要强化统一的中华民族这个观念。基础教育就是要在中华民族这个大的框架下,大的民族背景下,开展启蒙教育,传承先进文化,成就未来人生。让各个民族学生都学会熟练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才是语言教学的基本任务。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汉语不应再称为汉语,应该叫国语,称中文。


  当前传统文化很热门,但是要注意传统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不是说传统的都是好的,不能良莠不分。昨天,习总书记参加孔子诞辰的一个研讨会,发表长篇讲话。那里面对这些问题都有非常详细和科学的阐述。他讲了我们共产党的文化观,讲了我们怎么对待儒学,怎么对待其他学说,怎么对待传统文化,大家找来好好学习一下。这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路,就是我们对待民族文化、传统文化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态度,看她是不是最后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看她是不是促进了文化的与时俱进,跟时代发展相协调、相一致、相同步?否则这种文化就不是先进的,就可能是阻碍发展的,就不应该发扬光大。教育工作者应该时刻保持头脑的清醒。大力地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今天,选择怎样的文化进校园,考验着我们校长对文化,对民族,对国家的认识,对党的大政方针的认识。省委组织部永春部长谈到高校班子建设的时候讲了这么一句话,“大学校长是懂政治的教育家。”放到我们中学也是这样,校长不仅要做教育家,还要懂政治。不懂政治,你这个教育是办不好的,你培养的人,一定不是人民、不是党满意的。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供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现代化教育,落实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从根本上改变贵州贫穷落后的面貌。


  教育对于贵州而言,它的重要性不用多讲。克志书记、敏尔省长,历届省委省政府都把教育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视教育为影响我省发展的两大瓶颈之一,另一个是交通。所以说历届省委省政府都紧紧抓住这两个问题,到明年,我们贵州就县县通高速了,基本解决了交通瓶颈问题。今年克志书记提出来,我们要用两个十年彻底地改变贵州教育的落后面貌,到2017年基本普及15年教育。发展教育是贵州拔掉穷根的根本路子。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什么是正确的教育观呢?就是要提供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这是我们经常讲的一个口号,“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这种教育既是现代化的,也是传统的、民族的。因为咱们老祖宗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这就是儒家学说的观点,孔夫子的观点,“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儒家学说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重视儒学,是要还儒家学说的本来面目,还孔夫子的本来面目,把它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不是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我们中国不会回到那个年代去的,而是要吸纳、发扬儒家学说中的合理的一面,先进的一面,科学的一面,比如孔夫子对教育的理解。孔夫子的教育思想,穿越时空,今天看来,就非常科学,紧紧地契合了人性,这就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它的重点在后面两个字,“无类”。无类是什么意思?就是首先要承认人是“有类”的,人是有差别的,而且是先天禀赋差别。这是多么重要和闪光的思想。有了这个认识,才会因材施教。很长一段时间当代教育都认为所有的孩子先天都是一样的,可以把所有的孩子都教育成一样的。所以大家可能经常讲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从我们对老师的要求来讲,要求老师敬业的角度来讲有一定道理,但是客观地来讲这句话是不科学的。人是有先天禀赋差别的,有的人可能天生就适合学习,有的人可能天生就适合运动,有的人可能天生就适合学数理化,有的人可能天生就适合学政史地,有的人就是搞运动的天才,有的人可能就适合专门搞科学研究,这是人的天生的差异性。这个教育思想是孔夫子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遗产。孔夫子对教育的这种认识和理解,不仅是合理的,也是先进的,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今天的教育的再出发,都是在这个思路、这个思想的指引下进行的。


  三、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做“四有”教师,突出职业特点,强化内在修为,注重精神引领,在教学相长、成人成己的平凡实践中实现人生的升华。


  做“四有”教师是习总书记9月9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师生时提出来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我想大家当校长的,都已经读过这篇文章了。总书记的这篇讲话,包含了他和新的党中央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认识、基本判断。虽然说这四句话其实我们也常挂在嘴上,“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爱心”,但是大家细细去看总书记讲话的全文,就会发现他对这四个老话题有着全新的理解和诠释,提出了最符合规律、最贴近实际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总书记特别讲到了,“好老师的眼神应该是慈爱、友善、温情的,透着智慧,透着温情。”多么生动而又朴实的话语,却直抵人心,直揭主题,一下子抓住了教育的真谛:离开了教师与学生的眼神交流,教育就失去了感情,失去了生命。怎么样创新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总书记给了我们明确指引。希望大家回去把总书记这篇讲话找出来,组织全体老师好好地、逐字逐句的认真研读。


  有理想。一个校长没有教育理想,这个学校怎么办?什么叫有理想?理想与现实是有些冲突的,理想总是高于现实。我们的校长都没有高于现实的一份追求的话,整个教育怎么办?教育没有超出现实的东西,整个民族怎么办?经常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我们不认这个账。没有宗教就没有信仰吗?我们的信仰是什么?就是中国人的历史,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几千年来,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整个历史当中所演化出来的,对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认识和判断,就是价值观、世界观。讲到这里,我想再强调一下,刚才所说的民族观。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合称中华民族。大家仔细回顾一下历史,就不难发现这56个民族的价值观、世界观,基本上是一致的,表达感情的方式也基本上是一致的。中华民族表达感情比较含蓄,不会把I love you挂在嘴上。汉族是这样,少数民族也是这样;苗族这样,维吾尔族也这样,文化的表达也基本一致。56个民族在历史上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偏好,具有共同的价值判断和取向,这就是信仰,统一的信仰。我们有共同的文化追求,共同的价值判断,有着共同的表达感情、追求美好生活的方式。所以说我们是一个统一的民族--中华民族。整个民族的理想首先要体现在老师身上,体现在校长身上。坚持理想的人一定有些苦闷的,这很正常。理想与现实总是有距离的,如果没有距离,就不能叫理想。但一个人要活得有自由、自尊,有精气神,活得像个人样,就要有理想。


  有道德。道德听起来是一个虚幻和空洞的东西,但我们要具体化、易行化。道德对于我们校长来说,提炼下来就是两句话。首先,你是党的干部,听党的话就是最大的道德;其次,对教育事业要忠诚、要热爱。我们讲以德取人,不能把德庸俗化了、空洞化了,不能一说德就是一些人缘、“口碑”、“老好人”盛行。现在选拔干部反对唯票,就是这个道理。投票“老好人”最多,什么事也不干,谁也不得罪,这样的人好吗?当然不是。共产党从来就是有政治理想、政治抱负的组织,共产党员与上级保持一致、听党中央的、听党组织的,就是最大的德,我们的校长要这样。这些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些校长有些成就了、升学率上去了、成为所谓名校了,就不把教育局等上级放眼里了,甚至弄出一些事来,让教育局长背了黑锅。这正是没有德的表现。道德情操不能泛化、不能抽象,要具体、看得见、摸得着,就是我刚才说的这两样,第一,听不听招呼,听不听话?第二,对事业忠不忠诚?虽然,我见到校长表扬的多,也常讲校长们很辛苦,校长们承担的压力很大,什么都要管,吃喝拉撒、安全保健等等,校长是保育员、保安员、采购员、饲养员,什么都干,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校长的素质,特别是刚才这两个德的问题,还要提升。


  有扎实知识,这个不用讲,当老师的嘛,要授业解惑,肯定、必须这样。有仁爱之心,很多教育理念讲得不少了,就不重复了。上面是我讲的教师观里的第一个题目。第二个题目我讲一下新时代我们怎么认识、理解教师这个职业?要突出职业特点,强化内在修为,注重精神引领,教学相长、成人成己。


  今天的教师和以前的教师有区别。以前,受教育是少数人的事,当老师当然也是少数人的事,这个“师”是上了神位的,天地君亲“师”。今天,我们的老师就是一份职业。因为全民受教育,每个人都要进学堂,教师队伍的数量多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已经难以维持教师在人群中的精英化水平。作为一份职业,我们就不能要求所有的老师都还像当年的老师一样,说他十分热爱,说他愿意献身,说他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个队伍当中就应该允许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是把教师当作饭碗、谋生的手段。对老师要有这样一种客观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前面我讲校长要有理想,而你又要面对这样一群老师,这就是校长的难处,也反映你校长高明的地方、伟大的地方。面对这样一支队伍,这支队伍不再像以前那样每个人都怀揣着教育理想,你校长有教育理想,但你不能要求每个老师都有教育理想,可能有些老师就是来混口饭吃。这种情况,这支队伍怎么带?怎么样做到总书记说的“四有”?所以我们才讲,新时期老师要教学相长、成人成己。在施教的过程中,也提升自己,成就自己,而不能单纯地要求老师奉献,做蜡烛把自己烧掉了。像蜡烛样的老师有没有?有,他是我们老师中的优秀人物,是我们老师的脊梁。但是大部分老师我们只能要求他们教学相长、成人成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觉得很愉快,很有成就感,从而成就了自己。我们的校长自己对这个问题要客观实际,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既怀抱对队伍建设高标准的理想化憧憬,又要有符合实际的客观认识和判断。对教师也好,对学生也好,都要这样,否则,你的工作是很难做的。


  四、树立正确的改革观,坚持远大理想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硬件标准与软件要求相协调,不断提高示范性高中的办学水平,办好全省民族高中和民族班。


  在座的校长,有的是示范性高中的校长,有的还不是,有的还在创建,我在这里就讲一下示范性高中的创建和高中教育改革。大家都已经清楚了高考改革的总体方案,上海和浙江的试点方案也已经出来了。考试科目为3+3,打破了文理分科,英语一年两考。我们贵州省要实施这个方案还要几年,但在2020年前肯定是要实行的。实行之后我们的高中教育是个什么状况,什么情况,大家校长有没有思考,有没有思想准备?是不是像我们期望的那样,负担减轻了,我们可以轻松了?现在看来恐怕不是这样。对学校而言,对老师而言,对你们校长而言,担子更重了,任务更复杂了。语数外三门要全国统考,就算英语是社会化考试,依然是考试啊!你考两次、三次、四次也好,不可能一个学生一次考试就考满分,所以他每次都要去考,因为他要争取最好的成绩。光这一项,考试量就增加了。接下来,3+3后面的这个3是选择,上海是在6门里选3门,浙江是在7门里选3门,而且这3门打乱了文理分科。那么大家都学过数学,知道组合,这6、7门课里的3门来组合会有多少个选择?一个班,可能每一个学生的选择都不一样,你的老师的工作量会有多大?你这个校长要有多操心?以前理科班重点抓数理化,其他科目老师弱一点也行了,现在不是了,什么科目的老师都必须强,否则这高考怎么出成绩?这还是讲的记入高考总分的3门。最后还有会考成绩和综合测评,这两样更复杂,学校随时处于临战状态。所以改革对于学生而言,有一个好处,更加多样的选择。多元化这是现代化的标志。教育现代化的标志就是要多元化,要有更多的选择。但是对于教育工作者、我们校长来说无疑是增加了负担,增加了工作量,对你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么把更多的考试组织好,怎么把这些选择的科目、这种组合安排好,这种工作量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我们校长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


  示范性高中的评选,大家都很关心。一方面已经评了的学校,我们还要进行动态的抽查,形成一种机制,可进可出,可上可下,没有终身制,没有铁饭碗,要随时接受我们的复查,可能升类,可能降类,甚至可能揭牌。还没有评上的学校要积极地努力创建。创建有些硬指标,县里也很重视,今天一早,咱们有个县的县委书记还特意打电话给我说这个事,我说:“谢谢县委书记的关心,起码你是关心教育的。” 这里面有些基本东西,硬件你要有,然后就是软件。硬件这几年增加了几样,一个是运动操场、塑胶跑道,一个是交响乐团,现在还有一个足球队。这些事情都不是一句简单的话就能办成的,特别是我说的后面这两件。你说操场吧,我花个几百万,弄块地,这足球队、交响乐团不是光花钱就能搞得定的。所以说我们要坚持远大理想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你要办,要创建,但是你的这个眼前的实际是什么?各个学校有各个学校的特点,咱们不能脱离实际来做这件事情。硬件和软件怎么相协调,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厅里也在不断地研究这个问题,怎么样让示范性高中的评、创、建能够真正起到促进教学、促进管理、提升水平的作用。


  今天借这个机会,讲四个观点,供大家参考。培训班请来了省民宗委的领导、人大附中的领导,外省的一些专家、校长,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大家要好好地学习,回去以后把我们学到的东西落到实处。我们的任务很重,担子很沉,我们全省的教育也是到了一个发力的历史时刻。大家都知道,克志书记提出来要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要达到85%以上。去年年底我们省才68%,高中还要大发展。所以我们要抓好4+2,攻坚9+3,赶、转、改并举,奋力普十五,大家一起努力,为贵州教育更好的明天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预祝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

 

 

 

(责任编辑:gzsedu_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