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放流2020尾中华鲟 共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25.04.2016  12:02

人民网宜昌4月25日电 (董行)24日上午,在宜昌市胭脂园公园内的长江珍惜鱼类放流点,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长江流域沿线城市的大学生志愿者,以及相关单位的嘉宾共计近千人参与2016年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他们共同参与放生了2020尾子二代中华鲟。

本次放流的2020尾中华鲟全部来自宜昌中华鲟研究所,它们均是2009年之后通过人工繁殖的,分为2009、2011、2012、2013、2014五个年份繁殖的鱼种。在2020尾放流的子二代中华鲟中,其中6尾中华鲟植入了卫星定位标记,这也是国内首次利用卫星定位标记监测中华鲟。此次放流的中华鲟种群的平均体长和体重都再一次创造了长江中华鲟放流的历史记录。另据了解,这也是中国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开展的第58次中华鲟放流活动。

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驻华代表马德超在现场发言时说到:长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中国人民的生命之河,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宝库,他希望通过此次中华鲟放流活动,带动长江流域沿线的各个城市,在共同保护中华鲟的同时,积极共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曹文宣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华鲟的保护需要长江流域沿线各城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共同努力,由于中华鲟的繁殖周期比较长,当它们进入大海数年后回游过程中无法监控,除了非法捕杀,污水以及船舶航运的误伤等等,是由许多复杂的综合因素造成的。保护中华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等同于保护整个长江流域的水生态环境。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是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的指标性生物。已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1.4亿年,是和恐龙同时期的物种。据了解,中华鲟从放流点到入海口,大约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此次中华鲟研究所除了沿用以往的体外T型标记、PIT标记和体内植入声呐标记外,今年放流的中华鲟中有6尾还率先采用了卫星标记技术。此项监测数据如果能够按计划回收,人类将首次初步获取中华鲟海洋生活信息,对揭示中华鲟洄游习性与环境的相关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IAHR)执行长克里斯托弗·乔治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随后他来到放流点,放流池里的中华鲟见到外国友人,也激起了层层水花,尽管乔治的衣服都被水花打湿,他还是微笑着把放流池里的几尾中华鲟全部成功放流,并表示对这次非凡的体验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