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西安养老院的老人们:体谅子女工作忙 不愿增加负担

26.10.2015  12:08

打麻将成了养老院内日常可见的老年娱乐活动

今年90岁的晋佩君老人住进西安市三桥老年公寓已经7、8年了。她一头银发,眉眼慈爱,精神矍铄,听说要采访,跑前跑后坚持要泡咖啡招待客人,一句“Please”逗得大家都笑开了怀。

晋奶奶能歌善舞,整洁明亮的客厅里,摆了许多她参加节目演出以及和家人在一起时的照片。“建国前我就在西安邮政局那里上班的,就是钟楼那个,你知道吧?”晋奶奶谈吐清楚,热情地说着自己的故事。两个女儿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国外,都已60多岁。老人不愿意拖累儿女,也不想离开生活多年了的故土,老伴去世后,就选择住进了老年公寓。每日里搓麻将、唱歌、跳舞、看书,生活很规律,倒也自得其乐。

以前一个人睡得不知道时间,常常忘记吃饭,在这里每天按时起床,吃饭,睡觉,对身体也好。”晋奶奶笑着说。

这里什么都好,但我还挺想孩子们的。”临走时,三桥老年公寓的晋奶奶终于还是说了句大实话。

白鹿原养老院的李奶奶是和老伴一起住进来的,老伴身体不太好,她一个人照顾不过来。两个孩子一个在湖北,一个在宁夏,工作都很忙。和孩子们商量好,老两口选择住进离城区较远的白鹿原养老院。

雇保姆的话,一个月花费比在养老院要贵上许多,也不太方便。”在李奶奶看来,这里环境幽静,设施齐全,有护理人员时时照看着,对老伴的身体恢复也有好处。“一日三餐都送上来,比我一个人在家里省心多了。”李奶奶告诉记者。

孩子们在也城里走了好多家养老院,最终选了这里。都挺孝顺的,现在都是这样的,工作忙啊,不能给他们再增加负担了。”李奶奶说。

另一位也在白鹿原养老院的谭爷爷74岁了,才住进来两个月。

等身体养好了我就准备搬出去。”一大早,谭爷爷身着一身灰色运动衣正在活动筋骨,看上去身体很硬朗。

去年脑中风导致一条腿行动不便,谭爷爷一直坚持锻炼恢复,现在已经好的差不多了。“我这都算好的了,现在完全能自理了,还是要坚持锻炼,完全自理了就不会拖累孩子们了。”谭爷爷说。

当问到会不会排斥住养老院,他摆摆手说,“这里方便的多,还能免费理发呢。医疗室、锻炼场所一应俱全。现在节奏这么快,孩子们也辛苦啊。”说完特别自豪地提起在上海工作的儿子。

记者随机走访的几家养老院中,有不少老人因年迈体弱,儿女在外地工作太忙,难以照顾周全住进养老院的。对此老人们纷纷表示理解儿女,不愿增加他们的负担。对他们而言,在养老院能够保证有规律的一日三餐,还有护理人员的照顾,有同龄人一起说说话,已经很知足,但言谈中或多或少流露出对子女的思念。

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2014年7月公布的一份《西安市养老机构调查报告》曾对老年人入住养老院的因素做过统计,6成以上的老人因年迈体弱,不愿给子女增添负担选择入住养老院。此外,还有为了获得更好地照顾,寻找同龄玩伴消除心理孤独感,以及因疾病缠身需要特殊护理等因素入住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老人养老理念更新很快,自主选择入住养老院的老人已不在少数。

陕西省社科院专家王晓勇表示,在中国传统文化上,子女承担父母养老是天经地义的。但中国已进入现代社会,快速的工作节奏,让压力颇大的子女来给父母养老,是很不现实的,也无法体现现代社会的文明程度。养老产业更应看做是一项公益事业来做,需要政府民政机构与社会慈善机构来联合推动。尤其是在民办机构正在起步阶段,除了资格的审核,更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保障养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图/文 和冰、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