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生态村”:靠山吃山有了新吃法

23.07.2014  18:32

图为七合堂村民家养殖的狍子。张林虎摄

中新网赤峰7月23日电 (张林虎)“我们七合堂人生在山里,长在山里,要想靠山吃山,就得治山养山。”23日,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七合堂村党总支部书记周瑞春对记者如是说。

23日,为做好2015年1月1日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学习宣传工作,内蒙古环保宣教中心“六进”系列活动走进了赤峰市林西县七合堂村。

行驶在笔直的公路上,两侧山坡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相互交融,让人很难想象这里过去荒山秃岭、沟壑纵横的景象。和以前的七合堂相比较,村民宋占武用“天翻地覆”形容自己家乡的变化。

90年代初期,七合堂村是典型的国家贫困村,人均收入不足300元,而自然环境的恶化是困扰这个村的主要原因。“为了生计,人们砍光了山上的树,搂光了坡上的草。在90年代发‘羊’财的诱惑下,开始大量饲养山羊。”宋占武说。

漫山遍野的山羊将本来就荒山秃岭的七合堂变成了真正的不毛之地,村民的生存问题凸显,而大部分年轻人选择了背井离乡。

周瑞春说,从那时起,村民开始认识到生态对于人居的重要性。“我们首先将全村3500多只山羊一次性禁牧,同时对3000多亩流域治理工程和1万多亩山杏林进行了死封。此外对土地、荒山、林地进行流转置换,形成庄园式的经营模式。”七合堂村人创造了很多全林西县乃至全内蒙古第一:率先全面实现封山禁牧;第一个实施荒山、土地、林地的使用权流转;第一个尝试林权制度改革,实现有山必有权……

七合堂村民用了20年的时间让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瑞春说:“现在全村有收益的山杏林12000亩,果树6000亩,落叶松6000亩,人均收入由原来不足300元跃至现在的超万元。全村从生态建设中获得的直接产值达820万元,占总产值的85%以上。

经过20年的努力,七合堂人创造了山上绿树成荫鸟兽齐鸣,山下花果飘香蜂蝶共舞的自然景观。一跃成了“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

现如今,荒山秃岭、贫穷落后的面貌已彻底不见了。七合堂村依托生态建设成果,逐步由单一型产业向多层次、多链条产业发展,土鸡、狍子、马鹿等农户庄园经济与农家乐、生态观光旅游产业结合。春季赏花节、夏季农民文体艺术节、秋季采摘节,让古朴的村落融进了现代元素,“不砍树也增收”,七合堂人有了靠山吃山的新吃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