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师须稳定

27.04.2015  06:57

原标题:农村幼师须稳定

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有待增加,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严重,民办幼儿园良莠不齐,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低编制少,这些问题导致大量6岁以下农村儿童在身心发育和智力开发的关键阶段,得不到有效引导与帮助,甚至导致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的适应性困难。

为了探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之路,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儿慈会”)近日发起“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讨会,邀请学前教育界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公益机构等分享有关方面的实践成果与经验,探讨学前领域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路径。

案例 非专业年轻妈妈教90名幼儿

近年来,随着政府部门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增加,海南省在推进农村学前教育标准化建设方面做了很多有益尝试。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丁金霞十年前开始在农村地区做教育调查,这些年也指导了一些幼儿园的发展。

让丁金霞比较有感触和体会的是位于万宁市三更罗镇加朝村的一所民办园,它位于黎苗族聚居的一个村庄,距离县城将近50公里,驱车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在政府的支持下,当地一所小学撤并后,政府将富余校舍无偿给了一所海口的民办幼儿园,签订了30年的合同。

园长告诉她,园舍改建的30万资金由园方负责筹集。园长此前在一家海口幼儿园任教,但因自小在加朝村长大,她对家乡的感情驱使她回村办园。

幼儿园面积很大,占地2000平米,有阅读室,门口还有菜地,菜地基本能供应幼儿园的蔬菜,还有小房子里还养着几头大肥猪,孩子们吃剩的饭菜喂它们。幼儿园现有90多名孩子,每一位一年的保教费是900元。幼儿园一共有4个班,11位教职工,专任老师7名。

老师主要是来自当地受过相关教育的年轻妈妈,其中仅有一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老师。“在当地来说,这些老师已经算教育程度较高的,但经过培训后,老师们的专业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丁金霞说。

幼儿园会尽可能给孩子提供一些教具等操作材料,也会利用当地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比如轮胎、梯子、易拉罐都被搬到课外。“而一次六一活动也成为当地节日。黎苗族也有一些特殊习俗的活动,孩子们参与制作舞龙材料,再与家长们一块儿表演”,丁金霞说,这些都让她很感动。

问题 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多不稳定

丁金霞发现,这些活动和表演吸引了爸爸们和很多当地村民的参与。她开始思考,其实乡村教育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孩子身上,也体现在对当地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如今乡村凋敝,乡村文化缺失,一所幼儿园在这方面可以发挥的作用很大”,丁金霞认为。

除了前期改建的资金,每年园方还需要投入教师工资等成本,一年13万左右,而除去每年收取的保教费8万多元,园方还需贴补几万,运营较难。为了降低成本,每名老师的工资是每月1700元。“其实这个待遇水平在当地还行,找的都是当地妈妈们,师资队伍很稳定”,丁金霞说。

相比这所海南万宁的民办园,丁金霞走访的很多幼儿园似乎都面临一个共同困境——师资是个极大问题,留不住老师。她开始思考并尝试,能不能用当地老师,然后来培训他们。

这个模式似乎也是其他机构正在探索实践的。儿慈会从2012年10月正式启动“起点工程”项目,对四川峨眉山市5所农村幼儿园进行援助,除了配备升级其教学硬件设施,还培训了很多当地教师,提高其教学业务水平和素质。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落后,超过百万幼儿‘无园可上’。所以我们为农村地区提供标准化的幼儿班,通过三年时间的资助,让它们可逐步脱离支持而独立发展”,儿慈会项目发展部主任刘京韬认为,让学龄前儿童在游戏中快乐成长是我们的目标,其中教师很重要。首先要留下他们,提升教师对职业的价值认同感,再提高幼教的教学素质。

建议 游戏中开展儿童技能教育

研讨会上,多位专家表示,农村乡镇中心以及村幼儿园中,大部分老师为编制外人员,由于严重缺编,教师只有外聘。但由于农村幼儿园收费有限,大部分给老师提供的工资较低,大多只有一千多元,有的甚至没有为老师交保险。因此要完善师资保障机制,政府配备更多编制教师,尤其是骨干老师。今年两会上,多位全国和地方政协委员就曾呼吁,增加学前教育编制,以缓解农村幼儿教育困局。

此外,幼师教学技能缺乏的现象在全国农村地区也是常见的。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学前教育委员会理事长杨志彬说,农村幼儿教师、民办园园长没有什么教研活动,很少有外出学习和培训机会。导致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倾向严重,在教学内容上,许多幼儿园直接使用类似一年级教材,教识字、写字、拼音、算术,缺乏孩子们感兴趣的儿歌、音乐活动、游戏,老师们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儿童技能的教育。

他同时提出,政府及有担当的社会企业和团体应共同关注农村学前教育。“许多人对民办园存在偏见,只把目光聚焦在盈利上,而忽视了民办园对学前教育发展上本质的努力。这种观念要改变。”他说。

今年4月1日审议通过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推动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在此背景下,农村幼儿教师队伍亟待得到更多关注。

京华时报记者 任珊

(来源: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