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家王冬龄贵阳孔学堂现场挥毫书写王阳明作品

29.07.2016  02:32
著名书法家王冬龄贵阳孔学堂现场挥毫书写王阳明作品 - 贵州地方新闻网
来源: www.gog.cn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程曦)三伏天的午后,热浪汹涌,却也挡不住贵阳市民前来欣赏我国著名书法家王冬龄先生现场挥毫大字书写的热情。

  7月27日下午,身着一袭黑衣的王冬龄跃动于贵阳孔学堂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第一会议室,以大字草书的形式挥洒着王阳明的作品——《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

  “古洞閟荒僻,虚设疑相待。披莱历风磴,移居快幽垲……”在这幅长14米宽3米的宣纸上,王冬龄手握毛笔,弯腰凝眉,躬身挥毫,时而足不挪步连书数字如老藤盘绕,时而一笔急退数步若飞流直下。40分钟的时间里,一句句诗句逐字呈现,狂舞的线条将王冬龄包围其中。期间,四周围观观众屏息凝视、沉醉其中,待王冬龄写好之后,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王冬龄在长14米、宽3米的硕大宣纸上以大字草书的形式挥洒着王阳明的作品

   ●以“乱书”推动书法国际化

   王冬龄说:“创新是对传统书法的最好继承”

  “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画画。后来,一老先生指点说想要画好画,首先要写好字。于是我就开始同时练习书法和绘画。”刚开始,王冬龄首先从临摹《芥子园画谱》这些著名的教学样本中慢慢摸索学习起来。

  上个世纪60年代初,王冬龄考入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学绘画,当时课程中开设有书法课,王冬龄开始系统的学习篆书、楷书。王冬龄说,他最后能走上书法的道路,是因为1979年考起浙江美术学院的书法研究生,后来留校当老师,一直从事书法的学习和创作。

  “在此后的教学中,我接触到了许多欧美留学生,他们对中国书法好奇而且崇拜。我在对他们的教学过程里广泛汲取了日本战后的前卫书法、中国现代书画创作等等养分,这些对我都有很大的启发。”越来越丰富的教学经验让王冬龄开始展示出他不同凡响的一面,让传统书法打破常规的大胆想法在王冬龄的脑海里跃跃欲试。

  直至1989年赴美,四年的海外讲学经历,王冬龄终于彻底下定了决心,要让当今世界上更多的人能够欣赏中国书法、理解中国书法。

  艺术家,从来就是实践者。之后,王冬龄开始了他的书法创作实验。除了从书法的角度做了一些抽象水墨,也在画报上写字、暗房里写字、在相纸上书写、在银盐上书写……再后来,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实验,叫做‘乱书’。”

  “传统书法讲究行气,不可以一个字的左右偏旁相互交叉,更不可能行和行之间重叠,然而这种一书一画的‘乱书’,打通了古今,打通了传统和现代,也打通了中西方。”王冬龄认为,西方人欣赏书法有一个比较大的障碍,就是对汉字的辨识,而“乱书”却呈现了一种线条的质感,加深了西方人对中国书法的辨识度。

  “我现在找到‘乱书’这条路,应该说是上天对我的眷顾,它是我作为一个书法家进入当代艺术领域最好的表述方式。我在美国教美国学生最大的感触是,中国书法最值得骄傲的毛笔,它能表现出最丰富细腻而变化无穷、最具有生命感的线条,同时还承载着书写者的情感精神和修养,这个是世界第一无二的。”在王冬龄看来,任何一种传统的文化要生存、要发展,不是靠扶持,也不是靠一味的在前人的圈子里转。这个时代需要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一种创新和推进,这才是对传统书法的最好继承。

王冬龄接受记者采访

   ●“大字写世界”推动中国书法与世界对话

   王冬龄说:“艺术没有国界,是可以交流的”

  近几年,王冬龄给自己又提出了“大字写世界”的理念。之所以会发愿做这件事,缘起于2009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皇家美术馆举办的“再序兰亭·中国书法大展”上,王冬龄被邀请现场写大字,让他感触颇深。

  “当我两手拿起大笔来写的时候,全场非常宁静,大家都认认真真地看着我写字。写好之后,报以热烈的掌声。我认为这是由艺术家的专注、中国书法的气场凝聚而成的感染力,这样最直接明白的展示更能让西方人理解和感受到中国书法的魅力。”这一次“现场行为”的效果显著。

  王冬龄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虽然西方人可能不理解中国的书法,但是当他们看到中国书法家现场的挥洒,这种行为,这种专注,能让观众有更深的感悟和体会,它带来的是一种互动交融的结果。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是可以交流的。于是,王冬龄便乐此不疲地把他书写作品的过程打造成让人乐享其中的行为艺术。

  2015年11月7日,王冬龄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中央大厅内以纯粹自由的“乱书”在3.7米,宽4.4米的宣纸上书写了《心经》。这次的书写让更多地西方人重新认识了中国书法。正如当时一位西方艺评家所说:“这是真正的中国书法,因为我们能从他的线条中能感受东方书法的魅力。”可以这样说,王冬龄的努力和行为,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产生了非常有效又直接的效果。

  “当现代主义碰撞古典笔墨,当大众审美挑战传统典籍,他用酣畅的笔力构筑了一个超越纸笔水墨的逍遥境界,他用不羁的狂草搭建了一条传统书法走向现代的桥梁。”如今,“王冬龄”这个名字已然成为当今书法圈里最具热度的名字。

王冬龄接受记者采访

   ●贵阳孔学堂现场挥毫书写王阳明作品

   王冬龄说:“贵州山清水秀,在这个地方创作会有创造力”

  时隔多年后再次到访贵州,为了完成好这次在孔学堂书写王阳明先生诗歌作品《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前天,王冬龄参观了阳明洞,队阳明文化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能够在书写阳明先生的诗歌时,更好地理解王阳明想要传达的情感与精神境界。

  书法创作耗费心力,更耗费体力,是对心力、体力、功力、创造力全面多重的挑战,所以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写大字更是需要有魄力、功力、心力和体力,特别是长篇巨幅草书。为了锻炼好身体,王冬龄每天坚持游泳、养气、打太极。

  每一次,都认真对待;每一天,都努力积淀。也许就是这样一份执念和坚持,王冬龄才有了今天这般成就。

  对于贵阳孔学堂,王冬龄之前就从媒体上有所了解,这一次亲身前往,孔学堂厚重的传统文化气息感染了王冬龄。“孔学堂是贵州打造的非常宝贵的一张文化名片,能有机会在孔学堂现场书写王阳明的作品,我很荣幸。”对于这次在贵州的现场创作经历,王冬龄说道:“贵州山清水秀,在这个地方创作会更有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