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导冯小宁“孤独呼唤”:电影先是艺术品后才是商品

01.12.2014  00:54

著名电影导演冯小宁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詹托荣摄

人民网福州11月30日电 (詹托荣)“电影不只有票房,不仅仅是一种商品。”著名电影导演冯小宁于此间指出,社会包括市场在内,不能错误地判定电影艺术,电影首先是艺术品,之后才是商品,“在这十几年之中,我几乎是一个孤独的呼唤者。

第九届亚洲国际青少年电影节30日晚在福建福州落幕。亚洲国际青少年电影节是亚洲区域唯一具有青春属性的国际性电影节,轮流在中日韩三国举办,前八届主要是来自大学生的微电影评选,今年开始有长篇电影的加入。

参评的作品虽然都比较幼稚,但我们更注重发现那种灵感,注重艺术的天资,然后我们给年轻的导演、演员鼓励,这才是真正起到电影节的作用。”任电影节影像作品展映评委会主席的冯小宁,在参加当晚的闭幕式活动间隙,接受人民网记者的采访时特别指出,电影节不是一个追逐名利的场所,电影节一定是把奖项颁给那些有艺术感觉、有艺术执着、方向对的年轻导演、演员,不要浪费在所谓的明星大腕身上。

在当晚的亚洲国际青年影像盛典颁奖中,韩国的《华颐—吞噬怪物的孩子》获最佳影片奖、日本的《百濑,请你面对我》获最佳导演奖、中国的《伊犁河》获最佳摄影奖。冯小宁认为,这些电影作品从艺术上、感情上都很不错,但它们不是商业片,所以它们在商业片的市场上就很容易被排挤掉。

艺术品传达给社会和大众的是感情思想和灵魂,然后,由于它是优秀的商品,所以它需要有高额的票房。”冯小宁坦言,亚洲国际青少年电影节不太去追崇那些很有商业性市场性的作品,但也不排斥。

一个年轻人刚刚进入电影行业的时候,应该给他们什么样的鼓励呢?冯小宁也认为,这是一个方向、一个触动,所以对年轻导演、演员的作品,普遍还是注重他们的艺术灵感,注重他们对生活的捕捉、生活真实的追求,这是世界电影节的一个普遍的标准。

很多类型的电影,比如文化电影,甚至是主旋律的宣传电影,都进不了影院,于是就需要用其他的方式来介绍给观众。”著名导演谢飞此前在电影节上也指出,电影市场越来越商业化、娱乐化,“电影节从来是主流商业娱乐电影市场的补充。

谢飞也是亚洲青年影像盛典评审委员会主席,他同时分析指出,在国外,像柏林电影节、阿纳电影节那些平台,实际就是对那些不能在主流商业市场上,得很多观众或者收入的优秀电影片,用奖项来鼓励他们,同时在电影节的方式使一些想看这些电影的人能够看到。

第九届亚洲国际青少年电影节组委会称,该电影节的举办,不仅是在整合国际青年电影创作力量,也为优秀的青年影像创作者与电影投资人之间打造优质平台,让年轻的创意真正成为带动亚洲乃至国际电影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分享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