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定海洋功能区 规范围海造地

20.03.2015  13:34

本报三亚3月19日电 (记者况昌勋)昨天,三亚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了《三亚市海洋功能区划》(2013年-2020年),划定农渔业区、港口航运区、旅游休闲娱乐区、海洋保护区、特殊利用区、保留区等6个一类海洋功能区。同时,特别强调了对海洋的保护,重点保护三亚沿岸的珊瑚礁、红树林生态系统,整治修复由于开发利用造成的海域、海岛、海岸带自然景观受损严重、生态功能退化区域。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有序推进和建设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市用海需求旺盛,对海域资源的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三亚市海洋功能区划》划定了农渔业区、港口航运区、旅游休闲娱乐区、海洋保护区、特殊利用区、保留区等6个一类海洋功能区。其中农渔业区细分到养殖区、增殖区、捕捞区、渔业基础设施区4个二级类;港口航运区细分到港口区、锚地区等2个二级类;海洋保护区细分到海洋自然保护区1个二级类。海岸基本功能区25个,面积6.83万公顷,占海岸线261.73千米;近海基本功能区9个,面积25.6万公顷。

根据规划,三亚将提升海洋产业质量,重点发展滨海旅游服务业。完善亚龙湾国际旅游度假区配套度假设施,提高配套服务水平,建设海棠湾“国家海岸”成为世界级的集滨海度假、休闲娱乐、疗养休闲等为一体的滨海度假区。治理大东海、鹿回头湾、三亚湾等中心城区滨海度假区旅游环境,加快三亚西海岸旅游区的开发建设。

三亚市海洋功能区划》还对围海造地进行了规范。根据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经科学论证和审批后,可适当在三亚西部等海域围海造地;严格限制在肖旗港以东近岸海域、潟湖海湾和河口区域围海造地;禁止在巷道、锚地及潟湖口门、通道等海域围海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