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一条瑰丽险阻的道路

08.11.2014  22:36

贵大新闻网讯 (记者团 张鹏刚 王名润 欧阳骏雄 徐松 付丹 尹鹏程 报道)  

  创新路上,明媚春光

  在2011年贵州省科学技术大会上,贵州省委、省政府颁发了贵州省最高科技重大贡献奖“黔灵科技贡献奖”,奖金高达100万。获次殊荣的仅有两人,一位是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刘丛强,另一位便是我校宋宝安教授。贵州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此次盛会。

  贵州大学宋宝安教授凭什么拿这个奖?答案其实很明了。从事了多年新农药创制和工程化研发、有害生物防控及精细化工研究工作,宋宝安教授的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多个农药品种空白,为企业创利税1.6亿元;在南方黑条矮缩病的防治工作中,宋宝安教授所带领的团队,为获得阶段性成果,做出了重大贡献。

  3月21日,贵大新闻网刊发了一条重要新闻。我校材料与冶金学院院长刘其斌教授所领导的课题组申请的专利“BIOCERAMICCOATING,METHODOFMAKINGANDUSATHEREOF”(生物陶瓷涂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获得美国发明专利的授权。时隔两年,刘其斌教授再度获美国专利,这也是我校目前仅有的两项国外专利。在刘其斌看来,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但他更开心更高兴的是获得美国专利的授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提高贵大的知名度,贵大人的自信心。

  4月1日上午,我校人文学院刘锋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苗族古经采集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会在人文学院举行。此次,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立项,对我校社科项目的发展,又是浓墨的一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样,是我国在科学研究领域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面向全国,重点资助具有良好研究条件、研究实力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的研究人员。国家社科基金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校常务副校长封孝伦,贵州省人大原副主任、贵州苗学会会长杨光林等,来自不同机构和学校的民族学研究方面的专家教授30余人参加开题报告会。众专家一致认为《中国苗族古经采集整理与研究》的立项是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来之不易。把课题做好,为弘扬民族文化作贡献。

  创新,和你理解的一样吗

  鲁迅先生曾经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不难看出,上面所谈到的成就,就都来源于我们在走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陌生的路,全靠我们自己来摸索、创新。创新,是开辟一条新路的源泉。

  创新,这个词条,在百度百科中有这样的解释: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简而言之,创新就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

  创新,何必说的这样抽象。薛韦,我校精细化工中心副主任。在他看来,创新,很好理解。“茶叶中有怎样的病虫害,我们就要实际的去研究它,解决它,使茶叶不被害虫影响。这样就是一种创新。”

  从美国肯塔基大学来到贵州大学,周英教授执着地在科研创新之路上行走、奔跑。如今,带领团队进行了27项科研项目的研究,申请国家专利15项。在周英教授的词条解释里面,创新,不仅是指新产品的研发与更新,更是指推动整个社会变革的强大力量。“没有理论创新,技术创新难以为继。任何不以先进科技理论为指导,不与实际形势相结合,闷头苦干,闭门造车的所谓技术革新都是纸上谈兵。”

  在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洪名勇院长看来,创新就是继承前人经典,贴近现实,想出能解决新的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方法;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广博纳新。精心化工中心的常飞老师,亦提出同样的观点。创新的首要一点,就是学习,日常多看文献,打开自己的思路,让眼界开阔起来,了解国外先进技术领域。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创新人员、课题组之间应该相互交流,共同探讨,集思广益,开拓新的思绪。

  创新,我校电子信息学院研二的冯亮理解更“接地气”,长期积累及对生活的不断观察和思考。冯亮就曾以路灯为切入点,申请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路灯控制装置》和《一种自适应调光的路灯控制装置》等几项国家专利。本科三年级的张杰,亦是同样的看法,创新,来源于平常对生活的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不方便、值得下功夫的地方,与团队相互交流,产生更好的创新想法,改进它。

  2012年,根据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在意见中明确写道,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已有的基础,汇聚社会多方资源,大力推进高等学校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

  创新,已经是高校师生绕不开的话题了。

  创新不是那么容易

  《马克思土地产权制度理论研究:兼论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这样厚厚的一本书,集结了洪名勇教授20多年的心血。从大学开始就关注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所研读的马克思著作,因为翻译版本的不一样,看了不止一遍。大学毕业之后下乡,在那个没有电视、电话的年代,洪名勇放下干活的工具,就会捧起书本,涵盖各个文科大类。

  “就单看文字,谁不认识字?还要看出文字背后的隐藏语。所以知识的广博很重要,这都要靠学习来获得。”洪名勇教授看来,要拿出有深度、不一样的东西,学习很重要。而在这个过程中,要淡薄名利,敢于坐冷板凳,将自身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科研当中去。

  每天早上八点,刘其斌教授一进入办公室的第一件事,便是心无旁骛地读起英语来。“保持良好的英语交流感觉,增强记忆力,同时猎取新知识和新词汇,拓展知识面是我每天坚持读英语的原因。”这是刘其斌给出的回答。即便出差在外,他也没落下每天半小时的英语阅读,如果遇上特殊情况,也会另寻时间补上这个空缺。“这是每天的功课!”刘其斌教授郑重地说道。刘其斌教授能拿到两项美国专利,与这个不无广关系。

  2006年,周英教授来到贵大,面对着空空如也的实验室、学科建设基本为零的现状,她没有退宿、放弃。初来乍到的周英面对贵州省药学领军人物的质疑、不解,申请时的碰壁,举步维艰,周英都“撑”了下来。“一个人的坚持总显单薄,但所幸我并不是一个人在单打独斗。在我身边,有一支强大的科研团队。”每周四下午,周老师的科研团队总要召开例会。例会的内容包括一周的工作汇报、交流科研心得,或者提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或新的发现,在周英的心里,药学研究是多学科结合的综合体,需要在多学科交叉中得到新的认知,并通过思维的碰撞交流以推动药学研究的不断发展。

  我校电子信息学院研三的祁佳,被周围同学亲切的称为“科研达人”。2013年,祁佳曾参与了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基于FPGA的实时视频跟踪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接触到一个从没有接触过得领域,为了攻克难关,祁佳收集相关资料,每天仅仅睡四、五个小时,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该项目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而科研创新,并不仅仅是脑力劳动。祁佳在参加贵州省计量测试院项目《数字式电表和机械式水表自动识别系统》的立项研究时,工作现场位于交通工具难以抵达的地方,祁佳背着七八十斤的设备,踩着泥泞的道路,到达现场获得第一手工况图。曾有一次突降大雨,电闪雷鸣,祁佳仍与搭档前行,跌跌撞撞的走了两个小时,才到达了工作现场。

  科研创新路上正在跋涉的,还有电子信息学院的一名在读研究生,他经常在实验室呆上一整天,完成编写代码、调试程序、搭建硬件平台、测试系统等工作。“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一点,有时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他说到。“沉得住气,静得下心”是冯亮的“法宝”。

  目前,冯亮参与了“基于FPGA平台的视频跟踪系统”项目的研究。由于缺乏FPGA方面的开发经验,他们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困难重重。由从零开始到整体平台的搭建再到跟踪定位等基本功能的实现,需要从整体方案的设计开始,然后逐个模块设计及验证,再进行系统集成与测试,所有这些工作都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在他看来,做实验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与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纠缠到底,打持久战”。

 张杰,机械学院大三学生。“想法付诸于实施的过程中,材料以及加工材料是一个很大的难点。”张杰说。在“船模”大赛中,没有任何可加工资源的他,终于在南校区外找到了一个车床加工点处,按照他们的方案加工金属零件。同样是机械学院的吴志勇,作为大三学生机械创新大赛参赛队伍带队组长。理想的丰满,现实的骨感,这是吴志勇在创新大赛初期的感受。专业理论知识匮乏、上课时间和科研时间的分配、研究经费的缺乏等,一个个在初期看起来简单的问题,最终都是让吴志勇和他的团队花了大力气解决。

  摸着石头过河,摸出来的是真金白银

  摸着石头过河,这个过程必然没有躺着吃老本舒服,但是,摸着石头过河,往往能摸出真金白银来。

  在刘其斌老师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中,有一项是“宽带激光熔覆WCp/Ni基合金梯度复合材料涂层的研究”,这项成果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梯度成份设计方法,它解决了激光熔覆过程中涂层与基材之间由于热失配而导致的开裂问题,为失效的贵重零部件的修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已创造了1000多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和4000多万元的间接社会效益。刘其斌教授另一项国家发明专利“激光热处理用吸光涂料及其制作方法”,这项专利技术应用于激光热处理中,已取得了5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这项国家发明专利在涂料功能基材的材质、稀土氧化物活性剂以及配方筛选研究方面有重要创新,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此外,刘其斌在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制备的生物陶瓷涂层已经完成了动物实验,效果很好。如果临床实验研究工作顺利完成,可望在人体硬组织的修复和替代方面获得应用。

  “理工科创新,是能取得显而易见的经济效益。但人文科学的创新,效益就不是仅仅是用钱来衡量了,你说‘改革开房’这四个字值多钱?”谈及人文学科的创新和价值时,洪名勇教授他抛出了这个问题。

  在洪名勇教授看来,人文学科的重大创新,往往孕育了重大改革,为社会发展指明方向。举一个例子,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后转向社会主义;毛泽东同志建立的社会主义,则是从“农村包围城市”中出来的;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就准许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作为《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和《设立贵安新区总体规划方案》的参与者,洪名勇教授深刻体会,在关系到贵州省发展的重大策略的战略材料中,都需要去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并提出请求,并探求新方法去解决,请求到新的政策支持,贵州发展才能后发赶超。

  当然人文学科的创新,不仅仅在这些大方针、大政策上有所体现。高校担负的责任,除过社会服务,还有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我们在人文学科上面的创新,对于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有着重大、积极的意义。如果老师科研创新,那肯定要接触新的事物、发展的前沿,而老师所了解的,必将在授课当中体现,这对我们学校的教学工作、培养人才促进那是非常有益的。”对于人文创新,洪名勇谈了如此看法。

  张杰,机械学院大三学生。在第六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带领团队获得全国集体二等奖,自己也荣获个人二等奖;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大一、大二两度参加校级“船模”大赛荣获第二名。这些成就,在张杰看来,兴趣至关重要。

  数据更能说明问题。

  2012年,我校主持自然科学纵向科研项目560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631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2项,在国家社科基金非地方性研究项目、农业部软科学项目、教育部霍英东奖励基金项目实现零的突破。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9项,与其他单位联合申报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获授权专利96项。有10个项目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有4名学生应邀参加全国创新创业论坛。宋宝安教授获201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为贵州省科技人员首次获此奖项。

  2013年,我校全年共承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1003项,科研经费达21983.52万元。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1项、贵州省科技进步奖14项、贵州省第二届产品创新设计大赛奖24项、贵州省第二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奖8项。首次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1项、贵州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3项。全年共申请获受理专利606项,比去年增长145%,获授权专利230项,比去年增长92%,软件著作权4项;配套奖励省科技进步奖9项;知识产权(专利、品种、标准)122项。2013年,学校荣获贵州省高校大学生优秀专利发明人(设计人)一等奖6项(占全省的60%)、二等奖12项(占全省的60%)、三等奖13项(占全省的43%)。

  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细数这些成就,离不开平台和人才的支持。仅在2013年,我校新增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培育1个),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4个,贵州省教育厅优秀科研创新团队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基地)4个。承办了4个重大会议,其中承办和参与了第十五届中国科协的“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年会18个论坛会,有16位院士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在我校“科技驱动创新、服务地方经济”为主题的科技创新大会上,有超过60名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我校进行了学术交流。

  与此同时,各学院也在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加快创新不步伐。

  在去年的贵州省首届大学生创新成果展、科普作品创新创作大赛中,我校机械学院“出了风头”。对此,机械学院党委副书记代详社表示:“机械学院对创新工作历来高度重视,现目前以‘一个平台’,‘两支队伍’在创新工作上做这方面的工作和发展”。

  在机械学院,一个平台是指学院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两支队伍分别指热情、奉献的老师队伍和热衷于对创新的学生队伍。怀着对创新的喜爱和对现实生活中可以改进和提高效率的夙愿,机械学院老师无偿的指导学生们进行创新工作,给学生们在这条充满未知的创新路上探索提供了强大动力。

  在我校,不仅机械学院重视创新之路发展,矿业学院在2012年12月,就开始了矿业学院第一期科技培训班。邀请了具有丰富创新比赛经验的李龙江老师为矿业学院广大学生培训相关知识,培训课围绕“新时期大学生科技深度创新”为主题,陆续开展了矿业领域十二五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如何查新并获取中外科技文献等8个系列讲座。全面系统地介绍科技创新方面的新思维、新方法和新技巧。

  在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厚强院长看来,创新,要更好、更快的出成就,合作至关重要。学科的交叉,思维的碰撞,灵感的火花就出来了。如DNA双螺旋模型的提出,就不是一个人研究出来的。你要注意到,在这个团队中,有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单枪匹马”是做不出成绩的。许厚强这样说道。

  机械学院机械创新大赛指导老师吴鹏,亦有同样的观点。如今学生创新工作的范围很广,以前都是个别同学在参与,而现在做到了几十上百的同学共同参与。创新,交流与讨论很重要。‘单打独斗’的同学效率底,同时在创新成面上的思路很窄。交流和讨论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同时,这样的氛围又能促进我们学风良性的发展。

在刚结束的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贵州大学决赛中,以冯亮为负责人的创业团队的《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路灯系统创业计划》荣获三等奖并推荐参加贵州省赛区的比赛。他表示通过参加此次创业大赛,他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在撰写创业计划的过程中,如何寻找合伙人并进行团队合作非常重要。他说到:“在技术方面我能扛得下,但在管理、营销方面就有所欠缺了;通过与不同学科的同学交流,我发现了自己的短板,也在他人的想法中发现了亮点,取长补短。”  

但打铁还需自身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刻苦钻研精神必不可少。回过头去看一看,在每项成就的背后,都蕴含了你所不知道的汗水。如何提起创新的兴趣,机械学院机械创新大赛指导老师伍凯锋这样建议:在专业课老师的课堂上,将创新的科学思想引导给学生后,自我产生兴趣并投身于创新的工作和学习中来。

  创新,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夏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