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加快推进开放型后发赶超和全面小康建设

12.08.2014  12:14


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科学认识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加快推进开放型后发赶超和全面小康建设


赵克志讲话 陈敏尔 王富玉 李军等出席

 

  8月11日上午,贵州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主基调主战略不动摇,实施开放带动、创新驱动,顺利跨越“三期叠加”阶段,加快推进开放型后发赶超和全面小康建设。

 

  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传达,省政协主席王富玉,省委副书记李军,省委常委谌贻琴、刘晓凯、孙永春、廖国勋、张广智、王盛槐、王晓光,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龙超云,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省法院、省检察院有关领导同志参加会议。

 

  赵克志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三期叠加”阶段的重大判断,表明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化,对贵州省具有极强针对性,是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南。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作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前提,既要看到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放大,给我们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看到光明,看到优势,增强信心。要认真落实全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正确看待经济增长速度,积极防范和应对各种风险,加快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按照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的要求,把促增长、保总量作为首要任务,以实现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三高于、一达到、五翻番”目标为底线,努力实现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赵克志强调,要坚持主基调主战略不动摇,加快推进开放型后发赶超和全面小康建设。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省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紧紧抓住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把创新驱动作为根本出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一要通过实施开放带动、创新驱动,更好地适应“三期叠加”新常态。在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发展内生动力的同时,切实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努力做到以开放促开发、促发展;在坚持促增长、保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努力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实现贵州省社会生产力总体跃升。二要通过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后发赶超、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加快打通省际高速铁路大通道。继续推进高速公路“三年会战”和水利“三大会战”,抓紧开工建设横贯贵州省南部三个自治州的高速公路通道,确保明年县县通高速并逐步实现互联互通。三要通过加快产业培育,实现年轻人稳定就业、充分就业。正确分析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关系,用保增长来保就业,用创业来带动就业。增强就业意识,把大学毕业生和职教毕业生等作为重点,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四要通过整合用好扶贫生态移民等政策,努力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有效整合扶贫生态移民、农村危房改造、城镇保障性住房、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等政策,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对于地质灾害区、临近震区的群众,要大手笔、有规划、有序地向城镇和园区进行集中搬迁。

 

  赵克志强调,要围绕增强企业活力抓好经济运行调节,确保实现全年经济预期目标。一是针对贵州省工业基础薄弱的实际,抓住用好国家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机遇,切实夯实发展的微观基础。按照“帮一个、上一个、招一个”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大力实施工业项目“百千万”工程,确保见到实效。抓紧谋划生成一批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搞好毕水兴煤化工产业规划布局,发挥大项目、大产业对全省经济的带动作用。二是针对投资回落特别是民间投资意愿不强的问题,加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增大简政放权的含金量,加快放宽民间投资准入,让市场主体真正放开手脚,确保投资合理较快增长。三是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靠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调整结构、优化信贷投向,缩短企业融资链条,清理整顿不合理收费,为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金融环境。四是针对发展和民生问题多的实际,继续开展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双服务”大行动,抢抓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和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在“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上下功夫,把该放的权放到位,把该给的政策给足,把该帮助做的事做好,认真解决项目审批、要素保障等问题,帮助经营困难的企业走出困境,帮助新上项目尽快投产达产。(赵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