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等国内顶尖大学  公开争夺“状元”

03.07.2015  15:43

    [缘起]

    北大清华对高分考生的争夺,由“暗战”变成“明撕”。前些天,在广东执信中学,为争抢该校全省高考理科前十的学生叶彤,北大招生老师与清华招生老师发生拉扯。6月28日,北大和清华的四川招生组在微博上掀起骂战,互指对方砸钱抢自己的新生。随后,相关微博被删除。

    [祖伟微评]

    离招生专业化有多远

    当前,我国高考集中录取阶段,是按学生分数评价、录取学生,就连自主招生也没有摆脱分数标准。因此,所有大学都特别在意集中录取阶段的学生志愿填报,以及大学最终录取的高分段人数、录取分数线,甚而在一些大学办学者眼里,录取分数就是重要的办学政绩。如果分数线下降,似乎学校档次也就跟着下降,就无法向师生、校友交代。

    招生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在美国,大学抢生源分数不是唯一标准,还会考虑许多其他标准,例如社区服务、领导才能、课外活动和工作经验等。和国外名校的招生相比,我们的很多高校似乎还没有学会怎么去招生,招生人员专业化程度较低,没有基于数据和统计的科学的招生方案。

    决定大学办学质量的不仅仅是生源,更包括师资和教学水平、培养出了多少优秀人才。高校之间有竞争很正常,竞争是好事,关键要看争什么。如果能够在推进招生公平、探索科学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革除高校弊端、推进高教改革上竞争一番,那正是大家所期待的。

    [众议]

    @小蒋:知名高校使尽浑身解数抢高分考生,折射出两方面问题:一是知名高校彼此间的“拳头性”专业优势未必明显,“大而全”而非“专而精”的专业设置表现出“雷同”与“差不多”,显露出平庸的一面。另一方面则是学生缺乏主见,多年来只注重提高分数,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志向却很模糊,导致面对多根橄榄枝时不知所措。

    @若尘:北大清华虽然是国内顶尖级大学,但是其招生人员在“争抢生源”的大战中,在那种情境和氛围下也会身不由己。社会、家长和考生对大学的认知也是靠分数,录取分数高就代表学校好、专业好,这似乎成了大部分人的偏见。

    @何龙:与争抢“状元”相对应的,则是一些地方重奖“状元”。地方领导和教育部门的领导应当明白,一两个高考“状元”,几十个重点线上的考生,是无法撑起一个地区的教育脸面的,只有当该地区的整个教育投入获得高分时,你设不设“状元”重奖和高分奖励,学生都不会求学他乡,而优秀的学生都将源源不断地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