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推进医用耗材网上阳光采购 缓解群众看病贵

23.10.2015  17:25

人民网西安10月23日电(梁锦)近年来,医用耗材特别是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广为关注、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之一。

为解决这个问题,8月10日,陕西省卫计委下发了《陕西省医用耗材网上阳光采购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工作。10月23日,陕西省卫计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就陕西省推进医用耗材网上阳光采购有关政策情况进行通报。

采购“阳光公开” 使医院回归采购主体地位

记者获悉,《实施方案》重点针对目前陕西省医用耗材采购、配送、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强化整体布局,完善制度设计。其整体思路就是“阳光公开”,让医院回归医用耗材采购的主体地位,同时将医院的实际采购价格全部置于社会监督之下。通过分类分批实施、限价挂网、医院自主议价、阳光采购、价格动态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

对高值医用耗材分批次推进 首批启动血管介入类

实施方案》要求,陕西省实行政府主导、以省为单位医用耗材阳光采购。陕西省公立医院和中心血站、乡镇卫生院和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全部参加医用耗材网上阳光采购。鼓励其他机构自愿参加。

依据国家有关医用耗材分类编码制定集中采购目录,陕西省对高值医用耗材(含血管介入类、神经外科、起博器、骨科植入等9大类)和普通医用耗材(含注射穿刺器械、手术室常用医用耗材等8大类),实行分类别、分批次逐步推进。

记者获悉,首批启动血管介入类,第二批启动骨科植入类,第三批启动神经外科、眼科、口腔科、体外循环及血液净化,第四批启动非血管介入类、补片、吻合器、医用高分子材料,第五批启动电生理、起搏器类,第六批启动普通医用耗材。为加快工作进度,各批次将交叉进行、协同推进。目前,第一批医用耗材(血管介入类)的采购公告已于8月21日对外发布,相关企业已在陕西省采购平台完成了产品申报和企业资质审核工作,预计11月中旬可完成挂网。

建立商业贿赂不良记录 拒绝“非阳光”操作

据了解,本次医用耗材阳光采购执行自主议价,段位管理,对有限价参考省中标(挂网)价格和陕西省公立医院实际采购价格的,取其低价作为限价挂网。医院按照“带量采购、量价挂钩”原则,与生产企业自主议价,在平台上采购并上报实际采购价格、数量,陕西省采购平台对各医院采购价格进行统计汇总,划分区段管理。

同时,阳光采购实行价格品种、动态管理。每年的6月和12月,企业应主动申报调整陕西省相应挂网价格;若逾期不报,经核实确认后产品暂停挂网1年,并记入生产企业相关诚信记录。

此次集采挂网周期原则上为二年。在挂网周期内,严格按照《陕西省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实施办法》和《陕西省药品集中采购入围企业管理办法》,建立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和挂网企业不良采购记录动态管理制度,强化挂网周期管理。对两年内1次列入陕西省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和五年内2次及以上列入其他省级区域内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生产企业,不接受其采购申报。

医用耗材生产企业、配送企业及医疗卫生机构的违规行为及处理将严格按照国家和陕西省相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