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多声部”精准发力 齐心唱好扶贫歌

16.07.2015  07:59

近日,文朝荣先进事迹报告团赴鄂宣讲,一方面是向外展现以文朝荣同志为代表的贵州人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艰苦奋斗、努力创业的精神,另一方面,也不失为一次深入学习湖北好经验,充分借鉴湖北好做法的机会——

湖北省西北角,地处秦巴山腹地的十堰市,集库区、移民区、自然灾害易发区于一体,有近80万贫困人口,是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

如何帮助他们彻底甩掉“穷帽子”?

十堰市给出的答案很丰富,有坚守,有转变,更有发展。

丹江口水库,位于十堰市东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这里,满眼青山绿水,令人心旷神怡。丹江口市委副书记王太宁告诉记者,这里既富有又贫困,“‘富有’是因为守着一库清水,价值无限;‘贫困’顾名思义,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

均县镇是丹江口库区唯一一个整体搬迁的乡镇,该镇绝大多数人有着“双重身份”:既是移民,又是贫困户。

日前,记者走进重建的新集镇,街边一幢名叫“均州客栈”的三层小洋楼里,24岁的老板柯事成正在店里核对当日入住顾客的信息。移民之前,柯事成的父母在家务农,自己则和妻子外出打工,一年到头也攒不了几个钱。自打2013年7月搬到这里,一家四口经营起旅馆,年收入可达10万元。

曾经,为了护水,丹江口市先后关停了100多家污染企业。也因护好了这库清水,慕名前来的客商络绎不绝,加上交通条件的逐渐改善,连续两年乘着全国钓鱼大赛的东风,这里成了国内小有名气的旅游目的地,依靠旅游脱贫致富的村镇纷纷涌现。

守住生态,成了十堰唱好扶贫歌的“主旋律”。实践证明,发展与生态并不矛盾,护好了生态,也意味着赢得了明天。

既肩负有保生态、保水质的重大使命,十堰市还承担着稳增长、惠民生的巨大压力。

周霁有份工作很特别:每隔一段时间总要到地处偏远、山大人稀的丹江口市官山镇铁炉村去走走看看。这位十堰市委书记,另一个身份,是铁炉村贫困户王发军的“亲戚”,当参谋、出主意,帮他拟定发展计划,指导他改建牛栏等。

在市委书记的“领唱”下,和王发军一样,十堰市15万贫困群众有了“靠山”。该市各级各部门共组织3.5万名党员干部,迅速掀起部门包村、干部包户(人)的“双包”活动热潮:锁定贫困村、瞄准贫困户、找到致贫原因、区分贫困类型、制定帮扶措施,一步一个脚印,各地实施专项、行业、社会“三位一体”精准扶贫,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一年以来,王发军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场地,养殖了10头牛、8头猪。如今,他准备把现在住的危房拆除,在原地基上建新房。

不少企业也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加入到了扶贫“合唱”的队伍中来。该市积极开展“双建”工作,一方面,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另一方面,建好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市场对接”、“银社对接”,各类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得到快速发展。

满目青翠,丹江口市蒿坪镇万亩清香核桃基地,埂边的繁枝茂叶间隐现一个个青果,观音庙村农民蔡玉明正在基地给核桃树拉枝。

把这根绳子套过来,然后拉紧、拉牢就可以了”蔡玉明说,夏季是核桃座花座果、保证产量的关键时期。“将枝条拉平,重新调节营养分配,有利于果实生长、成熟。

蔡玉明原本并不知道怎么种核桃,往年此时,他还在自家玉米地里除草。

2010年开始,蒿坪镇通过招商引资,投资2000万元建起鄂西北秦巴山片区核桃培训基地和深加工生产线,走“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

经政府引导,蔡玉明将土地流转给公司,享受流转地核桃收入25%的分红,他还被公司聘过来打零工。“在基地除草、施肥、拉枝,总有活干,一年挣个万把块钱不成问题。

不仅是蔡玉明,在十堰市,跟公司签订土地流转、技术培训、科技管护合同的贫困户,比比皆是。

发展致富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成为十堰市改变群众贫困面貌的主要途径。周霁介绍,十堰市各地正积极开展市场主体带动扶贫产业发展、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双带”活动,鼓励并引导市场主体和产业大户参与扶贫开发,“县有主导产业、村有支柱产业、户有致富项目”的扶贫新格局正加快形成。

多声部”精准发力,十堰,齐心唱好扶贫歌。据统计,2010年以来,全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4.2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