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联合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项目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02.07.2014  18:17

   刊于台湾《联合报》、澳门《澳门日报》、香港《大公报

 

  中新社北京6月23日电 (记者 黄艳梅    韩璐 张伟)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23日审议并过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项目,项目由贵州施秉喀斯特、重庆金佛山喀斯特、广西桂林喀斯特及环江喀斯特组成。

 

  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地区之一。作为著名风景旅游城市,广西桂林境内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形成了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桂林市官方称,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桂林喀斯特代表喀斯特地貌演化的最近阶段。桂林喀斯特是中国南方喀斯特系列遗产中地势最低的区域,普遍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塔状喀斯特景观的杰出代表,并且它被国际上认可是内陆塔状喀斯特的典型地区。

 

  而广西另一处申遗成功的环江喀斯特核心区面积为7129公顷,缓冲区面积为4430公顷,总面积为11559公顷。

 

  贵州施秉喀斯特是“中国南方喀斯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282.9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102.8平方公里,缓冲区180.15平方公里。施秉喀斯特是在古老的、相对不可溶的白云岩上发育了典型而完整的白云岩喀斯特地貌,以峰丛峡谷喀斯特最为典型,是全球热带、亚热带白云岩喀斯特最为典型的范例。

 

  国际著名喀斯特专家史密斯考察施秉喀斯特后表示:“施秉喀斯特具有超乎寻常的自然现象或非同寻常的自然美和美学价值,提名地毫无疑问满足世界自然遗产第七条评价标准。

 

  而国际著名喀斯特系统世界首席专家威廉姆斯等5位外籍专家考察后表示,施秉喀斯特从多个方面填补了中国南方喀斯特发育演化中的白云岩类型的空白,使中国南方喀斯特成为完整的世界热带—亚热带喀斯特发育类型的杰出代表,具有极高的全球意义。

 

  位于中国重庆市东南部的金佛山喀斯特,总面积174.19平方公里。其以特有的喀斯特桌山(台原)地貌为代表,较为完整地保持了古老而又不同地质年代的原始自然生态。金佛山地表喀斯特景观形成了溶丘洼地、落水洞、石林、瀑布、峡谷、悬谷等地貌,并伴有冰雪、雾凇、云海、日出、佛光等自然天象景观。典型的喀斯特台原、古老的高海拔洞穴系统、多彩的地表喀斯特景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悠久的熬硝历史文化,让金佛山成为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

 

  喀斯特是指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作用后加上流水冲蚀等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地质现象。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一期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以及重庆武隆共同组成,已于2007年入选世界遗产项目。(完)